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一周熱評 > 正文
從“廬舍族”到“寂寞黨”(圖)
www.shockplant.com?2009-08-27 08: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來說兩句

資料圖片

  如果最近有人問:是否在種菜,可否讓我來偷一點?雖然你可能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久矣,但無需訝異。他們談論的不過是當前風靡的網絡小游戲。

  如果最近有人說:哥寫的不是文字,是寂寞!雖然你可能宅心仁厚,悲天憫人,但無需當真。他們不過是在撒撒嬌,濫濫情。

  前者叫“廬舍族”(英文loser的音譯,指把大量時間浪費在“開心網”上,荒廢工作,蹉跎人生的一族),后者大名為“寂寞黨”。如果把網絡世界比做江湖,那么這兩伙人,在這個夏天,大致占據了大部分的山頭。

  復制國外社交網站FaceBook、Myspace而建的“開心網”,在中國大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餐廳服務員、保潔員、婚姻登記所接待員,到政府部門公務員,大大小小公司的職員,上班、下班,處處都能窺見“開心”、“偷菜”、“人口買賣”的身影。

  還有許多傳統媒體,將之作為未來新媒體發展的方向,紛紛落戶。一個浙江溫州的公務員、很不幸,還因為在上班時間“種地”、“養豬”,被人曝光而遭辭退。

  如果你不是那么“與時俱進”,正常情況下,會對這樣一場都市化的“開心運動”,感到十分費解:有那么好玩嗎?有那么開心嗎?

  “廬舍族”方興未艾,“寂寞黨”也強勢崛起。“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室外曬在地上的不是太陽,是寂寞”、“我呼吸的不是空氣,是寂寞”,諸如此類“不是什么,是寂寞”的句式,宛如流感,在網絡世界迅速擴散開來。

  這一口頭語,還誕生了許多變種,比如將“哥”改成“叔”、“爺”,“叔玩的不是游戲,是寂寞”;比如,“不要迷戀哥,哥只是一個傳說”;比如,還直接出現在一些新聞的標題中——《易中天嘲諷主持人他砸的不是場,是寂寞》、《國足這些哥踢的不是球,是寂寞》等等。

  有人認為,寂寞黨的流行,體現當下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智的特征,顛覆精英化、顛覆傳統價值。在我看來,根本沒那么深奧。因為“寂寞黨”并不局限青少年,并且大量存在于掌握一定網絡話語權的“精英”們中。

  “寂寞黨”,雖說有點小趣味,但歸根結底,不過就是無聊加惡搞,意思不大,跟評論家口中所謂的現代、后現代征候,實在扯不上太大干系。

  同為因網絡而興起的文化群落,“廬舍族”與“寂寞黨”有不少共同點。

  首先,有閑。一個日夜勞作、汗流浹背的農民,是不可能有時間和條件掛在網上的,更別說半夜爬起來,照看自己的網上“農場”以及不斷抒發著寂寞的哀愁。

  其次,矯情。“廬舍族”的擁躉認為,開心網可以聯絡朋友,過時過節,送個虛擬小禮物,溝通了感情。的確如此,網絡時代,即使是夫妻,即使近在咫尺,卻往往非得扮演著“人各天涯”的模樣,只剩下通過軟件,眉目傳情。“寂寞黨”則認為自己其實是想諷刺當前的生存狀態,自己真的是太寂寞了,太孤獨了。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孤獨的人是最強大的。顯然,此孤獨非彼孤獨。從某種意義上說,網絡文化群落的孤獨與寂寞,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無力與懦弱。

  試想,如此龐大的無所事事、寂寞的群體,批量地出現,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一群烏合之眾在游走。他們極其容易被傳染、虛構、誘導。

  如果將整個網絡言說場比作千里沙場,那么龐大的網民群體,只不過是些單兵能力有限的散兵游勇,隨時準備沒頭沒腦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或者有時也把自己當成是主人,悠閑地散個步。當然,更多的情況,是簇擁于某一個“意見領袖”的山頭,或附和跟屁,或黨同伐異。

  不否認網民的個體中,有許多能力超群,也不乏真知灼見,但當網民以一個群體的面貌出現時,偏執、浮夸、頹廢的征候則流露無遺。我們必須面對著烏合之眾既散漫又抱團、既暴力又懦弱的矛盾現實。而在很多時候,你我也不可避免成為這之中的一員。這不能不說是場悲喜劇。

  缺乏獨立精神的“廬舍族”、“寂寞黨”大行其道,正是提供了這樣一個溫婉的經典的網絡文化樣本。他們給網絡公司與電信公司創造了大量的經濟價值,但惟獨于文化與思想,是幾乎不創造價值的。

  最終,人們不過是在審美疲勞后,再次確認:原來,我很不開心!其實,我也沒那么寂寞!(呂紹剛)

(責編:劉寶琴)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精品欧美无线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