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楊振寧看望身患癌癥的鄧稼先時,問起國家為兩彈研發的有功人員頒發獎金的事情。鄧稼先說:“獎金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原來,由于國家經濟困難,發給整個“兩彈”科研隊伍的獎金總數僅僅1萬元錢,受獎機構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錢按照10元、5元、3元的級別分下去。鄧稼先當時拿到了最高的獎勵級別,但每一個“彈”只有10元錢。(2009年7月25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轉自《南方日報》)
獎金,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一)生產獎;(二)節約獎;(三)勞動競賽獎;(四)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五)其他獎金。按理,獎金應該是發給那些有特別貢獻、作出特別成績之人。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獎金開始發得變味了,獎金也發得有點離譜了。且看:
霍邱縣政府日前作出決定,出資6億元人民幣獎勵一家民營企業。這項決定,已經得到霍邱縣人大常委會的批準。而記者了解到,霍邱縣2008年財政收入為7.05億元。(2009年7月17日搜狐網轉自中安在線)
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區委書記、區長年車補7.6萬元近期在網絡上引起熱議還未消停。近日記者在遼寧省遼陽市了解到,作為遼陽市第一個進行車改的縣區,弓長嶺區委書記和區長從2008年4月開始,就已經開始享受一年8萬的車補待遇了。(2009年7月23日人民網轉自新華社)
都是發獎金,“兩彈元勛”作出的貢獻堪稱巨大,但僅得了20元(當然,當時國家經濟困難);地方民營企業,以開采豐富的礦產資源而納稅,就因為要新上項目,地方政府就一下子獎勵6億元(而該縣還是一個財政沒過10億的貧困縣);兩個區的書記區長,工資年收入每年也不會超過4、5萬元,但配發的公車改革的車補(獎金)近高達7、8萬元(想必這兩個區也不會富裕到哪里)。
凡事就怕比較。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兩彈元勛”最高獎金20元,讓我們看到了兩彈科研隊伍無私奉獻不計報酬的高風亮節;民營企業獲得高達6億獎勵,讓我們看到了地方政府、政府官員求功心切、招商心切、嚴重媚商的GDP崇拜和瘋狂的政績沖動;書記長8萬元的高額車補,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官員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自私、貪婪、張狂。
當然,“兩彈元勛”最高獎金20元,被永久地記入了中國科研的史冊,也成為了千古傳誦的佳話;民營企業6億元獎勵,在媒體的曝光之下,無論情愿與否,霍邱縣總算是取消了6億獎勵,將其重新歸還給了當地民眾:7月22日晚23點18分,安徽省霍邱縣人民政府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決定取消與安徽大昌礦業集團項目獎勵協議。大昌礦業6億元獎金事件有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2009年7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鑒于遼陽市宏偉區、弓長嶺區公車改革一事引起網民廣泛關注,遼陽市政府已于7月6日通知上述兩區停止車改補貼發放(2009年7月25日人民網)。
話不講不透,理不辨不明。應該重獎、特補的,卻僅得了象征性的獎勵;不該重獎、惡補的,卻發放了天文獎金、福利。兩者的價值誰高誰低,兩者的精神孰優孰劣,兩者的意義哪重哪輕,想必大家一比便知、一看即明。那么,為什么一些亂發獎金、補貼的行為,能夠得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并競相攀比呢。筆者認為,這一方面是少數地方官員的價值觀、政績觀、道德觀的嚴重扭曲,他們已經將為人民服務異化為了為老板服務、為人民幣服務、為自己服務。另一方面是群眾的話語權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很多超常規的規定、政策在出臺之前并沒有走應該走的征求群眾意見、傾聽群眾聲音的程序,公開不夠,也就難以保證公平公正,即便事后由于群眾的非議、媒體的質詢,而可能將錯誤的決策改正過來,但是,終究只是因噎費食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臨時措施、應景辦法,管不了長遠、治不了長久,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三方面領導權力失控、官員素質低劣、各種監督不力等等這些早已是官場詬病的問題和癥結,更進一步助推、助長了一些官員的非分之想、非法之行。
常言道,有什么不能有病,沒什么不能沒錢。錢,對于每個人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對于有著神圣職責的黨委政府、黨員干部,在花錢、用錢、發錢、拿錢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掂量掂量,哪些應該,哪些不應該,一旦將之庸俗化、模糊化、私有化,便很容易陷入金錢至上的漩渦,成為金錢的奴隸,乃至干出令人唾棄、為人不恥的丑事、丑聞、惡行、惡為來。我們一定要摒棄眼前利益、部門利益、個人利益,而始終將長遠利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位置,不要眼前政績,才不致犯糊涂、不會犯錯誤、不去犯罪孽。(倪洋軍)
(責編:李艷)
![]() ![]() |
- 2009-07-20用6億元納稅人的錢媚商有何種可能
- 2009-07-20“6億獎民企”老百姓答應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