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康復中心與嶼后北里之間有一條路,路邊有一排大葉榕,枝繁葉茂,樹冠愜意地伸張著。樹快樂了,旁邊的居民卻不樂意了,怪樹擋住了陽臺、窗戶。樹不能言,居民與樹無理可論,自然要找有關部門。居委會說不是他們管的,物業也說樹在小區之外無權管,綠化部門認為這樹應是當年開發商種的,也不在他們管轄之列,街道辦認為他們也管不著這排樹。于是,居民輾轉投訴,始終找不到這排樹該由誰來管,歷經一年的怨氣積累之下,投訴到行評,經過行評協調,樹終于被暫時修剪了。
樹雖然被修剪了,剪樹的部門只是出于為民著想而作為,將來這排樹該由誰管,仍然一頭霧水。若說樹在小區的紅線內,業委會、物業該管,可是種著樹的道路卻不是小區內的道路,是別的小區的通道。
一來二去之下,大家算是明白了,原來樹和人一樣,也是要有戶口的。我于是也明白了,為什么同一條路上、同一片區域,有的樹總有人來修剪,咫尺之隔的有的樹卻任其自生自滅。那是因為修剪的樹是綠化部門種的,每一條道路、每一個小區,有多少棵樹,是什么樹,莫不清楚造冊,如同戶口般被嚴格管理。綠化作業部門的職責只能是修剪養護造冊的有戶口的樹,不在花名冊內的樹無權干涉,也無錢干涉。如果居民自己種了一棵樹,那只能是自己管理。這在道理上也說得通,誰生的孩子誰養。不過是否也應該考慮到,廈門市的每一棵樹,都為廈門添置風景,為廈門制造氧氣,為廈門降除暑熱,默默地發揮著生態作用,就像外來農民工,雖然沒有廈門戶口,可是既然在廈門工作,就為廈門做了貢獻。
道路樹木的管理分工,城市主干道由市政園林局綠化處管理,次干道、區間道路分由區園林部門、街道辦管理,小區內的道路則由物業管理,費用通過物業費支出。可是有些區間道路,真是一時難以分清是哪個類型,于是就找不到相應的部門或單位來擔起樹的“監護人”。例如康復中心與嶼后北里的區間道路。而此類“黑戶樹”在廈門還有很多,對此類樹木如何管理,仍然沒有哪個部門提出具體的建議能一攬子解決。部門不知由誰負責,百姓如何能知?即使不是由本部門負責,也應當指引、協調,落實樹的“監護人”,給投訴人一個滿意的答復。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