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銷聲匿跡的宋楚瑜,最近突然成為媒體報道焦點。一是討論他年底臺北縣選舉是否可能代表泛藍出戰;二是清明節前夕宋楚瑜率團出訪大陸祭拜黃帝陵,掀起一陣不大不小的旋風。這兩件事之所以能成為“新聞”,其本身就說明:宋楚瑜雖早已退出政壇,但絕非等閑之輩!
宋是個不可多得的治理人才,這在臺灣恐怕不管藍綠都不否認,只可惜他生在臺灣這種特殊的政治環境里,更因為他太過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
早已賦閑在家的宋楚瑜,“突然”被人想起是否可能代表泛藍出戰,著實反映了今年臺北縣長選舉中國民黨的困境。中時線上民調說他狂勝蘇貞昌將近44個百分點固然很不可信,而幾乎同一時間TVBS的民調,卻又說他狂敗蘇貞昌19個百分點,這是怎么回事?其實動一下腦筋便知:前者是蘇宋一對一的民調,反映的是藍綠對決的基本態勢;而后者則是蘇一對藍三(朱立倫、吳敦義、宋楚瑜)的民調,反映的是“團結的泛綠對分裂的泛藍”,結果自然大不相同。TVBS民調,朱和吳只比蘇少2個和4個百分點,而宋卻少19個百分點,有名嘴解讀為泛藍支持者希望年輕新面孔出戰蘇貞昌。其實這說不通!請問:蘇是“新面孔”嗎?為何綠營的支持者不嫌他“老”?正所謂“說你老就是老不老亦老,說你不老就是不老老亦不老”是也!問題在于,在泛藍分裂投票的情況下,屬于國民黨的朱、吳兩人,當然要比親民黨的宋楚瑜占便宜。但很可惜,民意普遍認為最有實力和蘇貞昌一搏的國民黨三員戰將胡志強、朱立倫和吳敦義,似乎都“很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肯輕意披掛上陣,打這場并無絕對把握的“北縣之戰”。而宋楚瑜則完全不同,他早已失去政治舞臺,泛藍若能傾全力推舉他出戰,則大有“咸魚翻身”再造第二春的機會,何樂而不為之!
宋“外省人”色彩太濃,且可能有不少“材料”掌握在綠營手里,所以宋不一定能贏蘇貞昌。請問:馬英九是不是“外省人”?胡志強是不是?現任的臺北縣長周錫瑋是不是?都是!那他們為何都能高票當選?說白了,藍營有些人很沒出息,總是自己嚇唬自己,跟著民進黨刻意制造的輿論跑。說到 “材料”之類,那就更不是理由了,兩次“總統”大選及上次臺北市長選舉,宋的祖宗八代恐怕早已被拿顯微鏡查過N遍了,還有什么“材料”足以擊倒宋楚瑜!宋楚瑜能不能代表泛藍出戰,關鍵要看國民黨和馬英九有沒有顧全大局的胸襟,能否不計一黨一己之私,真正“禮賢下士”、“選賢與能”。而國民黨和馬英九能否選擇宋出戰,關鍵的關鍵,又要看泛藍支持者對國民黨和馬英九究竟會施加多大的壓力。
![]() ![]() |
- 2009-04-01宋楚瑜重出江湖?縣市長選舉爭不休
- 2009-03-31宋楚瑜選臺北縣長還要看馬英九臉色
- 2009-03-31宋楚瑜與蘇貞昌對打不見得有利
- 2009-03-30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拜祭黃帝
- 2009-03-30宋楚瑜愿做兩岸和平志愿者 不選臺北縣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