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財政部長保爾森3月31日宣布,美國政府將對金融監管體制進行全面改革,其內容涉及大銀行、投資公司、地方保險代理以及抵押貸款經紀人等大范圍金融機構。美國媒體稱,這將是美國自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大的一次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計劃內容很多,包括政府將把目前由5個機構負責的日常銀行監管事務歸總由一個機構負責,并擴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的監管權限等。美國計劃建立的金融監管體制,與我國政府正在實施的“大部制”比較相似。雖然我國“大部制”改革尚未涉及金融監管體制,但筆者認為,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給我國帶來一定啟示。
美國將對金融監管體制進行大規模改革,引起了全球經濟界的廣泛關注。許多人認為美國的這項改革是針對次貸危機的,因為很多經濟學家一直認為,次貸危機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落后的監管體制無法跟上金融創新步伐。當然,有人對這項改革是否能解次貸死結持懷疑態度。其實,依筆者來看,次貸危機只是這次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導火索,建立新形勢下的美國金融監管體制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兩大目的十分明確,一是要增強美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二是要保護美國消費者利益和維護市場穩定。這與我國金融監管理念基本上是一致的。雖然我國的經濟金融環境與美國有很大差異,但金融監管的目標大同小異,美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值得中國參考。
我國金融業目前實行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弊端暴露得越來越明顯,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削弱了我國金融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而我國金融業能否盡快實現混業經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金融監管的水平,也就是說取決于監管當局管控混業經營風險的能力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召開前夕,“大部制”改革成為媒體討論的熱點。其中整合金融監管資源,成立金融部一度呼聲很高。不可回避的是,我國目前有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如果實現金融混業監管,必須“三會”合一。現在“三會”之間的政策和業務協調依靠一種協調機制,由于部門利益關系,這種協調機制的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
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要比其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更慎重、更穩妥,是否實行“大部制”也值得探討,但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如果金融監管體制長期滯后,一旦象美國次貸危機這樣的風險出現,我們面臨的損失可就大了。(羅天梁)
(責編:徐嶸)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