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怎樣推動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
www.shockplant.com?2012-02-13 09:39? ?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入世”十年,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化,我國各級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親民政府轉變——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第十個年頭。“入世”十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完善和對外開放的持續深入提升,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十年行政體制改革的最大成效,莫過于明確了建立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這一改革總體目標。在這一總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各級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親民政府轉變。 一、怎樣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 一是明確并轉變政府職能。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把政府職能歸結為四個方面: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對政府職能的這一“十六字”界定,成為近十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厘清自身職能范圍的基本依據和衡量標尺。2003年和2008年的兩次政府機構改革,則從組織結構上為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有限政府提供了保障。二是通過推進行政法治來約束政府權力。2004年《行政許可法》的頒布實施,為政府的行政許可權力設定了法律的邊界。自2009年以來,河北、安徽、湖南、四川、河南鄭州等省市先后公布行政執法部門的執法依據,政府部門行政權力事項和外部流程圖,以及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具體權限等“權力清單”,湖南省先后頒布實施《行政程序規定》和《規范行政裁量權辦法》等行政規章,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約束政府自由裁量權。三是強化對政府的內外監督。政府向人大報告工作并接受其監督,加強對政府部門和領導人的審計監督,切實推進行政復議工作,強化對各級政府的輿論監督。四是加快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據統計,廣東省政府各部門近年來圍繞社會基本公共服務、社會公益服務、社區便民服務、社會管理服務轉移了130項職能,目前全省有15%的社會組織承接了政府職能轉移,9%的社會組織獲得政府購買社會管理與服務。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6]行政體制改革面臨哪些難題
- [ 12-31]許耀桐:“十二五”時期行政體制改革的鮮明特點
- [ 08-03]汪玉凱:行政體制改革趨勢前瞻
- [ 05-24]從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 [ 06-15]巴黎公社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光輝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