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的年畫文化
www.shockplant.com?2012-01-29 17:10? ?來源:《中國民族報》 我來說兩句
漳州年畫《四海龍王》。資料圖片 過新年,人們除了貼春聯、剪窗花外,還喜愛在客廳里、臥室中掛貼年畫。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歷史上,民間對年畫有著多種稱呼:宋朝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道:“掃舍之后,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才由此定名。 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據說,門神一詞始于兩漢時期。《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郁壘,俗謂之門神。”到了唐代,相傳有一次唐太宗生病,夢里一直聽到鬼叫,不能入睡,十分痛苦。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聞知后全副披掛,手執兵器,守衛門旁。這一夜唐太宗再沒有夢見鬼,病也好了。唐太宗既想長期平安無事,又不愿讓兩位大將夜夜辛勞守衛,于是就命令畫工畫了他倆的像,貼到官門上,稱作“門神”。以后人們就仿效這種做法,紛紛把“門神”貼在門上,以除鬼災。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06]李長春回信激勵年畫藝人:努力做強年畫產業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