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對全面發展問題、協調發展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落實。
研究全面發展,就是要研究如何著眼于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發展,研究在我國如何做到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機統一。研究協調發展,就是要研究在社會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之間,如經濟、政治和文化之間,我國東、中、西部之間等,如何在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人類自身再生產系統之間,如何在發展的速度、比例、順序等方面,既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又有側重點,從而兼顧各方共同發展、合理發展、有效益的發展。研究可持續發展,就是要研究我們如何在開發利用大自然的過程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既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我認為,這三大方面的發展,就是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必須抓好的三個基本面。
應該說,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比如,目前我國貧富分化嚴重,基尼系數已達到兩極分化的臨界點,因而進行收入分配改革就勢在必行。又比如,住房問題是一個關乎民生的大問題,備受社會關注。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群眾尤其是低收入群體很有意見。這些問題,當然是和我國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要貫徹落實的科學發展觀目標要求不相吻合了,對此就需要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來。
三是要對如何實現“十大統籌”問題深入研究和落實。
人們會問:上述的以人為本理念和三大發展課題如何實現呢?這里的基本方法就是要統籌兼顧。以前我們主要提五大統籌,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了“十大統籌”的具體要求。這就是: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這“十大統籌”,就是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抓手,也是我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例如,現在人們稱我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但放眼世界我們會看到,中國只是一個很不合格的制造業大國。有一搜狐網的網友曾經這樣歸納過全球制造業的特點,認為日本的制造業在精,用別人的技術做更好的產品;美國的制造業在活,具有充滿想象力的創造;歐洲的制造業在嚴,嚴格規矩,一絲不茍;而中國制造業的特點呢?在于亂,山寨遍地,質次價低。甚至連現在正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都有山寨版的場館出現。要改變中國制造業的混亂和低層次狀況,就要求我們必須抓好各個環節的工作,并且要做好各個方面的統籌。
我認為,如果我們對上述三大方面的問題有了比較好的解決,或著向比較好的方向不斷前進,那么就能進一步增強人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機制上保證科學發展觀入腦入心。(作者單位:中央黨校經濟學部)
- 2010-11-01建設服務型政府必須廣泛問計于民
- 2010-10-28公共政策應避免“快餐化”
- 2010-10-26新論參考:以“非均衡”戰略推進小城鎮建設
- 2010-10-26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目標是如何確定的?
- 2010-10-26加快培育和發展的重點領域和方向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