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劉文海:加強社會建設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www.shockplant.com?2010-09-16 17:47? 求是?來源:求是    我來說兩句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審視,也是國家發展戰略、發展方式的轉變問題。加強社會建設,加快社會發展,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突出問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也是重要著力點。

一、加快社會發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把“社會建設”作為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同等重要的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一部分,提出“加強社會建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這意味著,社會建設被正式納入了國家發展戰略。“社會發展”與“社會建設”,大體上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或者說側重點略有不同罷了。“社會發展”是一個比較寬泛也比較復雜的概念,既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也包括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秩序、社會穩定等社會管理方面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結構、人口發展、社會領域改革等社會體制機制方面的內容。民生是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相互交叉的一個概念。民生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關注和重視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目標一脈相承。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安居樂業、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國外通常把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這三個方面,作為政府必須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也稱基本民生問題。考慮到我國國情,還應當首先加上就業,也就是說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是基本民生問題。在一定意義上講,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發展,主要是指社會事業發展和改善民生兩大方面。

國際社會已經把社會發展作為一個獨立的衡量發展的尺度,強調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社會的發展,是人的發展。目前我國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還不夠協調,社會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實踐表明,社會發展并不會隨著經濟發展自然而然地實現。過去一個時期,我們在認識上有偏差,認為經濟發展是賺錢,社會發展是花錢。這種陳舊的觀念,是忽視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了社會發展的價值,出現公共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健康等社會事業和民生方面的“短腿”現象。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社會組織形式、就業結構、社會結構的變革加快,城鄉、區域和社會群體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會發展面臨許多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追求經濟發展,一些社會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就可能導致社會沖突加劇、社會動蕩不安。這正是我們強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所在。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奮斗,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很大成就,財政能力顯著增強,已經具備了加快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條件。這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也進一步強化了我們的一個認識: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要注重社會發展。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香港三香港日本三级在线理论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欧美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第一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自拍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