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目標上,西方主要政黨為了達到擴大影響、上臺執政的目標,必須贏得選民的支持。各國政黨積極探索新的運作模式,改善公眾形象,力求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優勝地位。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內民主,保持黨的生機與活力,是為了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是在原則上,中國共產黨在強調發展黨內民主的同時,強調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
不僅如此,西方政黨黨內民主的運作也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在決策環節,西方政黨的全國性組織和黨的領袖在黨內決策的作用十分明顯,通常是由代表大會對黨的現狀和政策發表意見并作出決定。黨內各派系出現重大分歧和矛盾時,這一特點表現得尤其明顯。中國共產黨的決策機制是民主集中制,也就是少數服從多數,規定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后作出決定。西方政黨黨內利益的分化,使得他們黨內有派別的現象十分明顯,但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是作為嚴格的紀律要求恒定的,絕不允許黨內派別的存在。
在執行環節上,西方政黨的行為特點總體比較松散,雖然也有黨內紀律,但約束的作用有限,在執行力上普遍不如中國共產黨表現得集中而又統一。在入黨條件、干部選拔、領袖的產生上,也明顯的和中國共產黨不同。西方政黨一般沒有嚴密的組織體系,也沒有非常嚴格的組織紀律,因此,黨員的身份也是不固定的。黨員的標準,總體上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比較模糊,彈性較大。中國共產黨是以先進政黨的先鋒隊標準來要求黨員的。西方政黨各級干部的選拔通過競選,中國共產黨是民主推薦、組織考察、黨內選舉。西方政黨的領袖也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是代表制選舉。在黨的決策、黨的干部以及黨所推薦的各種公職候選人等問題上,各政黨都建立了嚴格的投票制度和選舉制度,為保證黨內選舉的公正性,一般都有相關的監督機構,在保證黨員的權利方面,有的甚至都建立了仲裁機構。
發展黨內民主是黨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根本條件,是黨提高自我完善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人民民主發展的前提和關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把黨內民主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和制度來安排。只有發展黨內民主,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黨員對黨內的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才能凝聚全黨的意志和力量,使黨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永遠站在時代前列。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
- 2009-11-09“為人民服務” 臺灣民主共產黨 取得政黨證書
- 2008-01-16高舉旗幟發展民主 構筑和諧政黨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