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統計是國家統計部門的一項主要統計工作,是制定工資標準、轉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的主要依據,是社會和諧的調琴師。工資統計不正確,勢必導致有關部門制定出錯誤的政策,奏出不和諧的聲音,其結果是破壞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
工資統計必須具有普遍性。我們現在搞的不是計劃經濟,私營經濟占據了國民經濟重要地位,社會財富主要靠農民、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創造。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2009年4月20日說,截至2008年底,全國工商行政機關共登記私營企業659.42萬戶,注冊資本117,400億元,私營企業在內資企業的比重由2007年底的63.25%上升至70.91%。私營經濟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了如此重大的貢獻,可私營經濟單位的職工竟不在全國工資統計范圍之內,這不論是從專業上還是從感情上都無法解釋。
把所有從業人員納入工資統計范圍是基本常識
這些年來,一直把15%的人的平均工資作為全社會平均工資進行引用,這也是造成分配“剪刀切”的主要原因之一。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9,229元,國有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1,005元,城鎮集體單位為18,338元,其他單位為28,387元。這看不出中國勞動者的工資有多大差距。因此,政策制定者就認為中國不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于是,吃皇糧的工資猛漲,忘卻了養活他們的那85%的衣食父母———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
作者曾對河北省農村私營經濟進行調查,多數村莊都有私營經濟實體,如沖壓配件、橡膠制品、電鍍、民房建筑、裝修裝潢、餐飲服務、幼兒園、小型超市、養殖、耕種收割、食品加工、翻砂鑄造、紙箱制造、農具制造等,少者雇用幾個工人,多者雇用幾十個上百個工人。全國有68萬個行政村,平均每村有100個就業職工,那就是6800萬人。農村工人的工資一般都很低,一般女工每月600元左右,沒有休息日,請假還要扣工資。農村工人的勞動必須受到社會尊重,他們的權益必須得到保障,政府絕對不能忽視他們,必須把他們納入工資統計范圍。
- 2009-10-27統計局改革工資統計制度將私企納入統計范圍
- 2009-10-27國家統計局改革工資統計制度將私企納入統計范圍
- 2009-07-30統計局工資統計數據遭質疑 網友稱工資被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