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打好產業結構調整這場攻堅戰
www.shockplant.com?2010-01-05 08:28? 何德旭?來源:經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游、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托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絡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于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于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準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国产视频不卡 | 亚洲欧美人成小视频 | 亚洲日韩AV一级午夜在线 | 亚洲图片另类在线日韩 |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