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2月23日電 (記者 陳葉軍)今天下午,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韓保江教授,國家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做客人民網理論頻道,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及明年經濟形勢展望”為題進行訪談,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2009年對于出口依賴度比較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可能說是比較艱難的一年。后來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一些對外出口的企業經營狀況也有所好轉,這是我們比較樂見的。有網友問到,明年優惠政策是否會依舊保持?在新的一年里,中國如何平衡貿易摩擦、國內轉型以及保增長之間的矛盾?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將何去何從?
梅新育說,在后危機時代,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轉型,從此前的高度依賴外需轉向更多的依靠內需增長。但是這種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主要是價值形態上面的,并不等于物質形態方面的。歸根到底來看,中國作為一個資源不是非常豐裕的國家,歸根到底還是越來越多地利用外部的資源保證我們自己的發展。這樣一來,從物質形態上面來講,我們與外部的經濟、貿易、投資等等規模只會越來越大,但是從價值上面來講,它占我們GDP的份額是越來越降低。這樣一來,外經貿出口型企業,只要能夠及時地調整,因應你的形勢及時調整,不用擔心你自己的企業、你的行業絕對規模的受損。盡管你在整個國家的經濟當中份額、重要性可能有所下降,但這是正常的。
從外向型經濟來看,從長遠來看,它的去向必須放在整個國家在世界經濟體系當中的地位變動來審查。此前的60年里面,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壓倒一切的主旋律就是趕超。這些年來,發展到現在,我們已經不是解放前的經濟結構,而是已經獲得了“世界工廠”的地位。這樣一來對于我們外向型經濟來說,原來是單一的目標趕超,現在越來越多的轉向兼顧趕超和防止被趕超這樣雙重目標上面。對于企業來說,怎樣兼顧趕超和防止被趕超這兩個方面,對不同行業的企業來說是不同的。網友如果有從事這一行的話,可以根據自己所在的行業,看一看自己所在的行業重點是兼顧趕超還是防止被趕超,根據重點不同,采取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