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文史縱覽 > 正文
毛澤東巧斷南北二喬“人名官司”
www.shockplant.com?2009-12-14 16:08?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南北“二喬”———喬冠華與胡喬木,是新聞文化界乃至中國政壇一對耀眼的雙子星座,才華名望不相上下,享譽文壇,且共同出生于江蘇鹽城。兩位都是大手筆、大秀才,南天北地遙相呼應,輝映媲美;兩人相差一年來到這個世界,也曾同長于鹽城一方故土,共飲京杭運河之水;兩人同是清華園校友,又都是才華橫溢的書生秀才,學有功底,造詣精深……就是這樣舉世聞名的南北兩大才子,后來竟發生過一起有趣的“人名官司”,最終還是由毛澤東主席給了斷的。

喬冠華名揚海外

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喬冠華,系江蘇鹽城建湖縣慶豐鄉東喬莊人氏,筆名喬木、于懷、于潮。從香港到重慶《新華日報》之前,“喬木”就是喬冠華撰寫國際述評時用的筆名。

1938年10月,25歲的喬冠華奔赴香港,任《時事晚報》主編,在大半年的時間里,他相繼寫了近百篇文章,達50多萬字。他的文章所提觀點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要害,在香港乃至大陸引起強烈反響。《時事晚報》同仁梁路晨先生感到喬冠華寫的這些文筆極為流暢、又頗具真知灼見的社評和國際述評登一下就完實在太可惜了,就建議喬冠華找一個通訊社,把所寫的文章署名后再發往世界各地,借以擴大影響。喬冠華一聽,正中下懷。

“那么就用‘喬木’為筆名吧?”梁路晨信口說道。

“好吧!”喬冠華不假思索地便答應了。

于是,“喬木”這個名聞遐邇的筆名就這樣問世了。這樣,一個隨手拈來的名字便傳遍了南國,乃至南洋各國。

現代作家葉靈鳳先生十分熟知喬冠華,他對此有過這樣一段描述:“喬木本來是個筆名,而且是他到了香港以后才用開的。抗戰初期,他在廣州就一直用的是喬冠華這個名字。不過在朋友之間,無論是在當面或背后,我們總習慣稱他為‘老爺’。只有當你連叫他三聲‘老喬’,他都不答應你,那時你才喝一聲‘喬木’,或‘喬冠華’,他就必然拋下書本從沉思中驚醒,皺起兩道濃眉,笑嘻嘻的走過來了。老喬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人物?!?/p>

馮亦代也回憶說:“我每天讀著《時事晚報》,老喬用‘喬木’這一筆名寫的政論。每讀一文,心頭如飲一瓢清泉,不僅徹涼,而且眼睛也跟著亮起來?!?/p>

此時,喬冠華為《時事晚報》撰寫的社評幾乎每篇都通過中國新聞社發往南洋各地諸如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的華僑報紙,故而喬冠華素有“南洋華僑”之美名。及至新中國成立之后,喬冠華出訪印尼等國,當地不少華僑青年聲稱,他們在抗戰時期都讀過喬木的妙文佳作。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日本好爽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 亚洲少妇AⅤ在线电 |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