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杰說,我當時是志愿軍總部敵情研究參謀,主管美軍情況;停戰后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經驗總結,參加整理全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敵情通報、電報、檔案以及我志愿軍的電函;并在志愿軍總部偵察部隊工作過。1958年回國后,我一直從事軍史研究特別是美軍史研究,還參加過美國出版的權威史書《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等的翻譯。1980年根據浦安修同志指示,我與楊鳳安為編寫彭總在朝鮮戰場一書(已出版),又重新查閱中、美、蘇、韓等國史料、檔案、電文,也沒有發現記載此奇聞大事的材料。志愿軍總部的許多老同志,都對毛岸英殉難的事記憶猶新,但沒人知道有此駭人聽聞的所謂綁架事件。
當時志愿軍的組織及行動是非常保密的。10月初,為志愿軍出國前后的宣傳報道問題,彭德懷向毛主席建議:“在戰斗打響之前,應絕對保密。打響之后,新華社在報道和廣播方面也應注意分寸。要設法轉移敵人的視線,使其產生判斷上的錯覺,以便我軍各路部隊迅速隱蔽過江,取得戰斗的主動權,力爭初戰的勝利,以提高士氣、穩定人心,扭轉被動局面。”為此,志愿軍建立了嚴格的保密制度。彭總規定各部隊要控制電臺,封鎖消息,嚴密偽裝,夜行曉宿,避開大路,隱蔽向指定作戰地區開進。彭總還嚴格要求各級組織、成員對志愿軍的一切行動,連親人都不準告訴。毛岸英入朝更在保密范圍之內。正是由于我軍嚴守秘密的成功,1950年10月19日晚我26萬大軍突然進入朝鮮戰場,猶如兵從天降,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殲敵一萬五千余人。這時麥克阿瑟動用一切情報機關想查明我軍實情,仍以為我是象征性的出兵,不過五六萬人,也不是什么正規部隊。于是麥克阿瑟又狂妄叫囂繼續北進,統一朝鮮,答應士兵可回家過圣誕節。直到我軍推進到接近三八線時,麥克阿瑟的頭腦才清醒過來,才知道他的對手、統帥志愿軍的是彭德懷。怎么會在半年多以前就有許文龍文中所稱麥克阿瑟籌劃“綁架毛岸英、消滅彭德懷”的事呢?
原志司作戰處副處長楊迪回憶:1950年11月13日志司開作戰會議時,有位年輕的翻譯也參加了討論。會議開完后,我問作戰處丁甘如處長,他是什么人?丁說不能告訴我,這是紀律。楊迪同志說連他這個作戰處副處長都不能知道毛岸英在彭總辦公室做翻譯工作,敵人怎么會知道的呢?可見許文龍的“真實紀錄”是不沾邊的捕風捉影。
- 2009-11-25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 2009-11-24《毛岸英》熱拍 于曉光與“父親”毛澤東聚首
- 2009-11-02歌唱家韓中再演毛澤東 《毛岸英》揭秘史
- 2009-10-13老志愿軍想回朝祭拜毛岸英 曾為其撿骨抬棺
- 2009-10-10毛岸英因婚事被父罵 毛澤東不“照顧”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