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張可云:經濟政策的著力點將集中于全局性領域
——中國要形成整體優勢,首先要求區域范圍內不同行政區加強合作
www.shockplant.com?2009-12-10 16:33? 陳葉軍?來源:    我來說兩句

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會集中于對全局有重大影響的領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此已經講得十分明確:“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增強經濟增長活力和動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注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需要強調的是,各區域的著力點應該有所差別。東部地區的關鍵在于加強結構轉換力度,盡快完成由外生工業發展向內生工業發展的轉變;西部地區經過十年的基礎準備,發展條件已經有了明顯改善,西部大開發應該由為發展創造條件階段向加速現代化階段轉變;東北地區傳統產業的改造任務十分重,吐故納新,重振昔日“中國現代工業搖籃”之輝煌;中部地區崛起的關鍵在于城市化與工業化,在協調區域發展中中部地區應該突出連接東西的紐帶作用。

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與結構優化兩個密不可分的方面,優化結構是保增長的重要內容與前提

記者: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其重心為何放在“調結構”上?如何平衡“保增長”與“調結構”?

張可云:從理論上說,經濟發展包括經濟增長與結構優化兩個密不可分的方面。這兩個方面又是相互影響的,優化結構是保增長的重要內容與前提。應該說,目前中國各地區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從整體上看重復建設是導致結構不合理的關鍵原因。此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體制不盡完善等也是結構問題的重要原因。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各地區結構雷同,經常會出現爭原料與爭市場等不合理的地區間惡性競爭,而且這種不合理的競爭導致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損失。沒有合理的結構,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是不可能的。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靈活性與針對性,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記者:對于通貨膨脹以及對未來資產泡沫的擔憂問題,您認為存不存在通貨膨脹風險?對這些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如何增強宏觀經濟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張可云: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問題是不可能出現的。當然,這并不表明在經濟形勢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不會出現通貨膨脹。而且在經濟形勢根本好轉的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過熱的發展情況。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明年宏觀經濟形勢應該好轉,中央政府應該建立宏觀經濟預警系統,并靈活運用政策糾正經濟發展軌跡與預期的偏差。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色综合久久综合香蕉色老大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洲激情视频五月天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