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組織是學習型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學習型社會的基礎,而學習型政黨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型組織。中國建設學習型組織活動開展數年,許多機關特別是企業,融入創建學習型組織潮流則更早。那么什么是學習型組織?許多人都沒有弄清楚,但這是一個必須弄清的重大問題,否則我們的創建工作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學習型組織問題提出的背景是信息化、全球化。在這個時代里,包括企業在內的各種組織都要不斷學習,才能應對變化和競爭。于是,學習型組織成為了這個時代一個重要的概念,成為這個時代一個重要的組織形式與特征。
并非符合“五項修煉”的才是學習型組織
《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是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美國學者彼得·圣吉的著作。這本書提出的“五項修煉”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書名之所以叫做《第五項修煉》,是因為彼得·圣吉認為系統思考是貫穿于其他四項之中的,是靈魂。
《第五項修煉》是關于學習型組織一本重要的著作,這本書最成功之處是傳播了學習型組織這一理念,從而形成了一股創建學習型組織的世界性潮流,這是其巨大貢獻。
有許多傳播《第五項修煉》的人,在回答什么是學習型組織問題的時候,總是回答:做到第五項修煉的組織就是學習型組織。這種回答是錯誤的,至少并不完全正確。因為學習型組織是時代的產物,彼得·圣吉只不過應時代的要求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他關于學習型組織的觀點,他給出的只不過是關于學習型組織的一種初步的模式。事實上,在他的前后,西方有許多學者,例如佛瑞斯特、阿吉瑞斯、托夫勒等都在研究和倡導組織化學習。事實上,“五項修煉”模式并沒有把組織化學習的最重要成果都包括進來。例如佛瑞斯特的“三化”,即“扁平化、咨詢化、開放化”,將未來的學習型組織的結構清晰地表達出來,這卻無法為“五項修煉”模式所包容。
對于學習型組織,我們既要承認《第五項修煉》的重大的創造性貢獻,又要破除對它的頂禮膜拜式的迷信,應該在借鑒《第五項修煉》和把握學習型組織實質的基礎上,尋求學習型組織更有效的模式,實現學習型組織理論和模式的創新。
“五項修煉”沒有提供一種組織模式
《第五項修煉》提供了由“五項修煉”組成的學習方面的“修煉”模式,這種模式將對組織學習方面的訓練規范化、系統化了,將對于組織學習的管理初步科學化,這是一種重大進步。
但是,《第五項修煉》并沒有提供一種新的組織模式。我們能夠從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這“五項修煉”中找到一種新的組織模式嗎?沒有。它們只是提供了五種“修煉”方式。修煉方式是無需組織結構實質性改變,通過培訓、訓練和活動就可以做到的,而提供組織模式則是指一個組織在組成結構上發生變化。這兩者有根本的區別。
- 2009-09-30劉實:創建“學習型組織” 提升黨的執政力和戰斗力
- 2009-08-24“拓展式學習”: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新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