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議員呼吁美國盡快澄清“棱鏡門”事件
www.shockplant.com?2013-06-17 07:08? ?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雅虎曾與情報調查法院叫板 美聯社先前報道,聯邦機構通過美國外國情報調查法院獲得命令,迫使IT企業合作。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雖然IT巨頭經常因某些信息索求而與政府方面發生分歧,但迄今為止,只有雅虎敢于與外國情報調查法院公開“叫板”。 2008年,雅虎就外國情報調查法院的一條命令提起上訴,理由是這項命令有違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但當時主持外國情報調查法院復審法庭的美國聯邦地區法官布魯斯·塞利亞裁定,這一情報收集項目并未侵犯人權。 根據已經曝光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秘密情報,就在這一裁決出臺兩天后,谷歌加入“棱鏡”項目。這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記者:“雅虎敗訴相當于勸誡其他各方,打官司這條路行不通。” 觀察 “棱鏡門”敲響網絡安全警鐘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互聯網大國,美國從克林頓時代的網絡基礎設施保護,到布什時代的網絡反恐,再到奧巴馬時代的創建網絡司令部,美國的國家信息安全戰略已演變為“從防護到威懾”。德國《明鏡周刊》刊文說,“9·11”恐怖襲擊后,美國的安全結構被大幅調整,各安全機構之間建立廣泛信息流,自由與安全的關系也被改變。 “棱鏡”項目曝光后,白宮頻頻將“反恐”作為說辭和“脫罪”借口。 一些西方媒體認為,“棱鏡門”丑聞是奧巴馬政府對歐洲乃至全球信息霸權獨享和控制的體現,造成了包括美國國內和世界范圍內的網絡信息安全恐慌。 英國媒體評論說,數年來美國一直采取系統性的暗中監視行動,“棱鏡門”事件敲響了全球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的警鐘。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5]美國情報監控揭秘者用拇指存儲器拷貝機密數據
- [ 06-14]美國安局長為“監控門”辯護稱曾阻止數十起恐襲
- [ 06-14]泄密者揭美國網絡監控內幕 輿論批美言行虛偽
- [ 06-14]斯諾登:愿意犧牲一切告知公眾政府毀壞隱私
- [ 06-14]“監控門”引發對國家邊界的思考
- [ 06-14]解讀泄密者斯諾登:高中輟學的電腦怪才
- [ 06-13]美國安局長為“監控門”辯護稱曾阻止數十起恐襲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