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外交政策乏力阻礙印度崛起
www.shockplant.com?2013-05-21 09:49?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第三,印度精英擔心印度崛起是一個西方制造的概念,它不現實地提高了人們對于印度經濟增長以及國際義務的期望值。一位在總理府工作過的高級官員說,西方給印度貼上的新興大國標簽是“一根套住我們脖子的絞索”。 相比之下,中國的政治領袖和學者對圍繞中國崛起的國際輿論給予了很多關注,中國的智庫和媒體機構經常試圖影響和回應這種討論。 印度對自己被貼上新興大國標簽的不適應將會降低華盛頓與新德里結成伙伴關系的雄心壯志。盡管可以說服印度在其利益受到威脅的領域發揮國際作用,但是印度將不會對要求它承擔更多全球責任的抽象呼吁作出積極響應。 政策缺乏長期規劃總體上,印度的對外政策是由政府的三個機構合作制訂的:總理府、由頗有勢力的國家安全顧問領導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外交部。總理府被認為是終極的權力機構。不過,有一個因素對這三個部門都有影響:這三個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最高負責人都是由印度外交人員管理局派人擔任的。 印度外交人員管理局的強勢角色導致了一種十分個性化的決策過程。 由于該管理局的官員被視為印度的精英,并受過嚴格的訓練,因此他們每個人都被認為有能力擔當巨大的職權。 此外,該管理局嚴格的人員錄用政策意味著人數很少的核心官員必須承擔起很大的職責。除了顧問作用之外,他們在制訂政策的時候也有很大回旋余地。這種自主權在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新德里很少圍繞其遠期外交目標進行集體思考,因為政府內部的戰略規劃大多是在個體層面上進行的。 印度的外交官員不僅擁有巨大的權力,他們還享有在近乎匿名的情況下做事的待遇。他們所作決定的最終責任歸于主管的政治人物,即總理和外交部長。 他們必須玩弄爭取人心的把戲,以便說服政治領導層接受他們的決定,從而形成一個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印度前外長賈斯萬特·辛格解釋說:“如果外長擁有博得外交部官員尊重的技巧,那么他將能制訂政策并予以實施。不然的話,制訂政策的將會是那些公務員,而外長只是個傀儡。” 這種自上而下指令的缺失意味著長期規劃幾乎是不可能的。我采訪過的許多官員都證實,印度并不針對重大戰略編制內部文件或白皮書。此外,新獲任命的大使只能得到非常寬泛的指導原則,而且幾乎得不到關于其自身職責范圍的背景資料,他們也不需要對自己的任期目標作出匯報。 眼光限于戰術挑戰還有其他因素也導致了長期規劃的缺失。外交人員管理局嚴格的人員錄用政策使新德里在外交舞臺上人手不足,過度操勞的外交官員幾乎沒有時間或意愿進行戰略思考。一位與國家安全顧問辦公室有聯系的大使告訴我說,“人們很難把重點放在長期戰略上,因為他們要從事日常思考”。外交部和總理府的官員都形容他們的工作不是經常去滅火,就是被俗事纏住了手腳。他們也表達了對人手缺乏的擔憂。此外,外交部內部兩個本應負責制訂長期戰略的部門——政策、規劃與研究司和公共外交司——被廣泛認為缺乏影響力。 印度國內缺乏有影響力的智庫,這一事實也強化了大戰略思維在印度外交政策圈的缺席。外交人員管理局不僅人手短缺,而且其官員并不向外部機構尋求關于國家地位的深層次研究和分析。即使在印度的智庫擁有退休外交官員和大使——他們經常可以接觸到政府高級官員——的情況下,它們仍然不會被政府視為政策建議的有用來源。甚至對印度最著名的一些智庫——包括擁有一流專家的政策研究中心和由國防部提供經費的國防分析研究所——來說,情況也是如此。 追求大國地位的國家通常不會把眼光局限于戰術挑戰,它們憧憬一個最大限度適應其自身利益的世界,并且致力于使這種展望成為現實。而新德里的問題是其外交政策機構還沒有計劃好這么做。印度無法制訂出自上而下的長期戰略,這意味著它無法系統地考慮自己國力日益上升的意義。只要這種情況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全球事務中發揮很多人所期待的作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31]巴基斯坦同意印方人員入境對孟買襲擊案調查
- [ 01-18]印駐英外交官毆打妻子 英要求廢除其外交豁免權
- [ 12-23]俄總統結束訪印行程 印度掀起大國外交高潮
- [ 12-09]印度女大使因穿民族服裝在美機場遭搜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