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爾夫人:若時光倒流將不再從政
www.shockplant.com?2013-04-09 06:48? ?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重塑英國政治 撒切爾降生在英格蘭小鎮的雜貨店里,她卻從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倫敦唐寧街10號的英國權力中樞。這在貴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國,本身就是一場革命。她三次蟬聯首相,任期長達11年之久。她還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將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爾主義”和“撒切爾革命”)的首相。 撒切爾上臺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財政上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壓縮公共開支,降低稅收;在經濟上實行大規模私有化政策;在社會領域削減、控制與改革社會福利制度等。此時正值英國陷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撒切爾夫人提出的倡議連連受挫,政府措施實施不力。1981年底她的支持率下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的23%。撒切爾以毫不妥協的態度,為英國的沉疴開出處方,這些政策后來構成了所謂的“撒切爾主義”。這一系列改革措施雖然在英國廣受詬病,但其成效也有目共睹。 她是英國歷史和西方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從政表現卻比男人還強悍。撒切爾夫人執政后,在英國國內實行貨幣主義的經濟政策,減低稅收、限制公共開支、提倡私有化以及打擊削弱工會力量。而在外交方面,她最喜歡的是跟歐盟國家的領導人爭論。她對進一步歐洲一體化提議的回答“No! No! No! ”,成為政治經典。撒切爾夫人的強硬作風使外界給了她許多綽號,其中最著名的是蘇聯國防部紅星報把她稱為“鐵娘子”,這一名字從莫斯科通過電臺傳到世界各地。 撒切爾執政的11年半間改變了英國的政治,她的影響至今仍在。她的政治遺產不僅留給了保守黨,也留給了工黨。無論保守黨還是工黨后來的政府,仍然在沿行她所推行的經濟改革。這位創造了英國政壇奇跡的第一女首相,應該不會被歷史輕易遺忘。 馬島之爭與歐元危機 最能體現撒切爾夫人“鐵娘子”作風的是1982年的馬島戰爭。1982年,撒切爾在阿根廷占領馬島十周后,不懼萬里之遙毅然出兵,一舉擊沉了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把阿根廷從海軍強國的名單上一筆勾銷。 英國與阿根廷一直就馬島主權歸屬有爭議。英國自1833年控制馬島,但阿根廷一直將馬島視為遭占領的領土。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馬島,從英國駐軍手中奪回控制權,戰爭一觸即發。 文件顯示,撒切爾的顧問當時建議她與美國時任政府協商,而非擅自開戰。4月6日,撒切爾收到一份保守黨黨內意見評估報告,議員態度呈現兩極分化。撒切爾當時希望就武力反擊獲得美國時任總統里根支持,但后者傾向于達成一份和平協議,呼吁英方放棄由馬島民眾投票決定歸屬的立場。撒切爾當時說,她在英美關系與自身處事原則之間面臨抉擇。撒切爾最后決定出兵馬島。戰爭持續74天,阿根廷軍政府1982年6月14日承認戰敗,英國重新控制馬島。 1989年,保守黨在是否加入歐元聯盟的問題上陷入分歧。她堅決捍衛英國的財政主權,拒絕接受“我們根本無法控制、連利率都不能由自己決定的統一貨幣”。盡管歐元問題成為壓倒她政治身軀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對加入歐洲貨幣聯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們逼宮下臺,但后來發生的每一次歐元危機都似乎在向她當年的先見之明致意。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08]外媒報道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逝世 享年87歲
- [ 04-08]快訊: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逝世 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