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將設“最嚴厲”機構管媒體
www.shockplant.com?2013-03-20 16:51? ?來源:環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不過《每日電訊報》18日在另一篇報道中質疑,此次談判結果其實是一種妥協:支撐根據王室憲章設立監管機構的是一個“不起眼的法律條款”,它禁止政府在未經2/3議員同意的情況下干涉媒體監管機構。保守黨據此宣布自己取得勝利,因為不會有明確涉及媒體監督的新法律。此前卡梅倫一直反對在法律基礎上設立一個新聞監管機構,擔心這會終結長達300年的新聞自由。工黨和自由民主黨則支持這樣做。 在達成協議前,包括《太陽報》、《每日郵報》和《每日電訊報》在內的英國三大報業集體威脅,將抵制政府出臺的措施,并稱要建立自己的監管機制,令這一協議徒有虛名。不過英國《周刊》雜志報道稱,英國《快報》稱贊卡梅倫是在“為新聞自由而戰”,《衛報》、《金融時報》、《獨立報》和《鏡報》集團的代表都沒在英國報紙協會的抵制聲明上簽字。這說明新聞界在回應媒體監管問題立場上已經不再團結。 一場與媒體無關的政治斗爭? “這是一場殘酷的宣傳戰,考驗卡梅倫是否眨眼。”英國《衛報》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此輪談判的意義。英國“新政治家”網站稱,卡梅倫代表的保守黨在與反對黨的交鋒中敗下陣來,答應了它們3個條件,卻認為這種讓步避免了進一步的立法要求。一名保守黨黨員告訴《每日郵報》,“我們并沒有投降,這和我們認為的皇家憲章差不多”。不過“差不多”的意思就意味著反對黨的勝利。 “和平時期的戰爭:工黨和保守黨的攻防戰。”英國“政治”網站以此為題諷刺說,執政黨和反對黨的協議“具有獨創性”,盡管雙方立場相左,但還是能確保達成各自的盤算。英國《衛報》評論說,這場辯論現在已經成了政治斗爭,與媒體無關。對工黨來說,這是個復仇機會。竊聽丑聞曝光后,許多人認為總算抓住了默多克和新聞集團的把柄,有左派議員甚至說,“現在到了整死這雜種的時候”。而保守黨則不想把《每日郵報》總編輯達科里這樣的媒體人惹毛了,他被自由派圈子稱做“毒藥”。《衛報》稱,工黨左派或許實現了某些具體目標,卡梅倫則像個傀儡一樣隨勢而動,局勢完全是政治性的,有誰在真正關心新聞報道自由? 但在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看來,英國媒體操守已經超越媒體與政治之間的矛盾,成為民眾公憤。英國《衛報》說,公眾對不同矛盾的態度是一樣的:如何抓到老鼠。《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最新調查顯示,在被問及如何更好地監管媒體和政府如何做預算時,公眾的反應大多是“不清楚”。90%的受訪民眾認為懲罰不良報紙的手段是有錯就登更正,但除此以外,公眾的共識很少。文章說,與手段相比,他們更關心結果。協議已經達成,但真正的考驗不在于此,而在于新制度如何運作。所有媒體公司都要簽約受管嗎?報紙會長期地抑制它們的惡習嗎?它們還有能力曝光富人權貴的不端行為嗎?優等生正在成為壞榜樣 “新聞、丑聞和司法”,德意志廣播電臺18日以此為題說,這組成了英國媒體環境的“三重奏”。在英國小報《世界新聞報》丑聞曝光兩年后,英國媒體竊聽丑聞并沒有結束,而且已經向腐敗和犯罪活動發展。3個專門委員會,150名官員,800多名被竊聽受害者,仍沒有完全揭開英國媒體的黑幕。 最近,根據一名神秘人物提供的信息,媒體大亨默多克旗下已關閉的《世界新聞報》再次面臨800件新電話竊聽指控。英國高等法院18日就此舉行新一輪聽證,據悉受害者包括披頭士樂隊成員以及英軍陣亡士兵家屬等。本月14日,4名和非法竊聽案有關的《星期日鏡報》記者和職員在倫敦被捕。法國《世界報》評論說,這將只是新聞集團乃至英國小報違規操作事件再次大爆發的前兆,不知究竟還有多少類似不可告人的秘密尚未被挖掘出來。 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評論說,兩百年前,英國就標榜“新聞自由在英與生俱來”,然而媒體爆出的一個個丑聞卻損害了這種機制。英國作為全球最優質的新聞報道標準正在慢慢被蠶食,甚至正成為壞榜樣。德國《斯圖加特新聞報》稱,英國媒體的圖像正在“嚴重失真”,英國媒體必須深刻反省。 (本報駐英國、法國、德國特約記者孫微 楊明 青木 ●本報記者 王渠 ●甄翔)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0]連爆竊聽性侵丑聞 英國媒體聲譽滑向深淵
- [ 03-19]英國三大黨達成初步妥協 設立媒體監管機構
- [ 12-27]英國圣誕節送出大量不受歡迎禮物 價值21億英鎊
- [ 11-30]英國發布媒體行為調查報告 稱卡梅倫討好默多克
- [ 08-08]英雄竟然就這樣倒下 德媒:他在德國時就有預兆
- [ 06-20]英國媒體評選歐洲杯50大美麗面龐
- [ 05-21]照片記錄英國王子威廉成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