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須運籌亞太戰略 應對國際格局變化
www.shockplant.com?2013-01-07 16:28?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我來說兩句
戰略手段與布局: 揚長補短、剛柔并濟 其一,堅持“揚長”,揚經濟之長,進一步發揮自身經濟優勢。就共同應對持續不斷的歐美主權債務危機與亞太尤其是東亞、南亞各國擴大合作,穩步建立東亞貨幣金融體系,擴大人民幣在亞太的影響力。加快實現與周邊陸地及海洋鄰國在交通、通信、能源輸送等基礎設施上的“互聯互通”,使得“條條道路通北京”,促進亞太尤其是東亞、南亞各國經濟深度相互依存并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將亞太作為“走出去”與資本輸出的重點之一,通過國內產業升級轉移、服務業“外包”等,為國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服務。穩步推進與亞太國家的自貿區建設,預防美國主導的TPP干擾東亞區域合作。善于運用市場、投資、金融、信貸、旅游、對外援助、外匯儲備等經濟“杠桿”,對中鄰經濟合作適度設置必要的前提條件,防止個別國家一面撈取與中國經濟合作的好處、一面侵占中國的安全利益。 其二,抓緊“補短”,補安全之短,加強安全能力建設。大力宣揚踐行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提倡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綜合安全,探討“亞太安全共同體”。堅持優先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國家間的領土與海洋爭端應由直接當事方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防止“第三者插足”。重點開展非傳統安全區域合作,逐漸增加對地區安全公共產品的提供,包括聯合救災、跨境河流與國際水域聯合護航、專業人員培訓等,承擔力所能及的“大國責任”。穩步推進軍事現代化,通過聯合軍演等增強實戰能力,在海洋領土主權受到威脅時毅然反擊,形成有效可靠的威懾力。通過對自身安全能力及亞太安全事務持續不斷的投入,破解亞太安全與經濟秩序相互脫節的“二元結構”。 其三,攻心為上、懷柔善鄰,加強政治互動,注重文化感召,強化對亞太各國的軟實力與吸引力。就治國理政經驗、國際金融危機反思、亞太區域治理、發展模式與道路、“良政”與“善治”、人權保障與維護社會穩定、網絡虛擬空間管理等,與鄰國擴大交流,相互取長補短、求同存異,順勢適當推介“中國經驗”。促進與亞太國家的教育、文藝及宗教交流,擴大民間與地方交流,穩步增加亞太國家來華留學生人數,妥善推廣“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中心,使中國成為亞太各國大眾“向往”與“神往”的國度。 其四,積極塑造、主動引導,推進區域合作機制建設。參與區域合作應心中有數,應本著“以我為主”、“對我有益”與“互利共贏”的原則,分清主次輕重。其中,東亞合作重于亞太合作,雙邊合作優于多邊合作。堅持東亞峰會的經濟屬性,反對將其政治化與搞對抗;重點深化中國與東盟(10+1)自貿區建設,穩步推進10+3,加快中日韓三國合作,優先商簽中韓自貿區協定。 其五,強化海洋能力,重點拓展海權。十八大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為此,一應加強“海洋外交”,適時調整處理周邊海洋爭端的十二字方針(“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堅持“主權歸我”,適度“保持爭議”,抓緊“自主開發”,強化“危機管控”。分類處理南海爭端,島礁歸屬與海域劃分堅持雙邊渠道,航道通行安全可考慮多邊協商;二應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與科技,逐步擴大海洋能源與資源獲取;三應加快推進海軍現代化與立體化,堅決與有效維護海洋安全。加快包括航母在內的遠程投送打擊能力建設,增強對近海四大海域的制海權,包括黃海、東海、南海與臺灣海峽,確保海上戰略通道暢通,破解所謂的“馬六甲困境”,突破西太平洋所謂的“島鏈”對華封鎖,穩步進入太平洋縱深與印度洋。 其六,針對亞太四大區域“分片經營”。首先,中國的東北亞政策主要包括中俄關系、中日關系與釣魚島爭端、朝鮮半島與朝核問題、中日韓經濟合作等議題,其中主要挑戰是日本與美日同盟,其策略應是“聯合俄羅斯、制約日本右傾化、穩住半島、協助朝鮮改善經濟”;其次,中國的東南亞政策主要包括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建設、中國與東盟成員國雙邊關系、南海問題、緬甸問題等議題,其中主要挑戰是南海問題,其策略應是“爭取東盟、防止東盟抱團對華、掌控南海局勢、捍衛海洋權益、關注緬甸轉型”;第三,中國的南亞政策主要包括中印關系、中巴關系、阿富汗問題、印度洋航道安全等議題,其中主要挑戰是阿富汗問題,其策略應是“聯合印度、扶助巴基斯坦、穩妥參與阿富汗重建、增加印度洋存在”;最后,中國的南太平洋政策主要包括中澳關系、中新自貿協定、與南太諸島國的交往等議題,其策略應是“重視澳大利亞、聯合新西蘭、撒網南太、廣種博收”。 其七,正視美國因素。美國堪稱對中國亞太戰略影響最大的“干預變量”,需充分估計美國因素,正視美國在亞太尤其是在東亞的歷史與現實存在,包括其管轄的太平洋島嶼、東亞駐軍、亞太同盟體系以及與東亞的緊密經濟聯系,有效應對美國的“重返”、“東移”、“再平衡”與“巧實力”戰略,把握中美亞太競爭與合作的動態平衡,爭取中美“亞太大博弈”的戰略主動權。(陳向陽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長)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29]專家稱美國亞太戰略或延緩 鄰國難“選邊站”
- [ 12-24]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正逐步成型
- [ 12-16]“魚鷹”機參加關島軍演 將成美軍亞太戰略核心
- [ 11-21]中東亂局攪動奧巴馬亞太戰略
- [ 11-16]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中的日本角色
- [ 11-09]美媒稱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受中東局勢及預算制約
- [ 09-24]外媒:美重返亞太戰略致亞洲秩序出現失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