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在韓國首爾塞弗倫斯醫院,兩名兒童向前總統金大中的遺像獻花。韓國政府19日決定為已故前總統金大中舉行為期6天的國葬。(新華網/紐西斯通訊社)
新華網首爾8月20日電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的入殮儀式20日中午在首爾塞弗倫斯醫院臨時靈堂舉行,靈柩隨后被運往設立在國會正門前的正式靈堂。受金正日委派,以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金己男為團長的朝鮮特使吊唁團將于21日至22日訪問首爾。
金大中生前的秘書崔敬煥當天在醫院舉行的記者會上說,入殮儀式是按天主教方式舉行的,“金大中穿著夫人李姬鎬事先準備的壽衣,被安置在繪有鳳凰(象征總統地位的標志)的棺木里”。儀式過程沒有對外公開,只有遺屬和一些工作人員參加。
據韓國媒體報道,李姬鎬女士在入殮儀式上將自傳《同行》放到了金大中的懷里,《同行》的扉頁上是李姬鎬作為最后禮物寫給金大中的一封親筆信,信中說:“您忍受并戰勝了充滿太多傷痛的人生,我由衷地愛戴和尊敬這樣的您。愿您在上帝溫暖的懷抱中安息!我為您感到驕傲!”據悉,隨同入殮的還有李姬鎬在金大中病重時為他親手做的保暖被,以及金大中生前常帶在身邊的一本《圣經》等物品。
入殮儀式后,金大中的靈柩被裝上一輛黑色靈車,緩緩駛向正式靈堂。韓國警方動用了99名交警和31輛警車沿途護送。
金大中因患肺炎于7月13日住院接受治療,中間病情有所反復,終因病情加重醫治無效,于8月18日下午去世,享年85歲。
韓國政府19日宣布,鑒于金大中生前為國家和民族作出的貢獻以及為加強社會團結,決定從金大中逝世的8月18日到23日為金大中舉行為期6天的國葬。正式靈堂20日開始接受吊唁。
2000年6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前往朝鮮,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舉行會晤并簽署了歷史性的《南北共同宣言》,開辟了韓朝和解合作的新時代。雙方關系曾出現大幅緩和,金大中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受金正日委派,以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金己男為團長的朝鮮特使吊唁團將于21日至22日訪問首爾,吊唁去世的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金大中去世后,金正日曾向其遺屬發來唁電,表示沉痛哀悼。
韓國統一部發言人千海成20日說,韓國政府從尊重遺屬心愿和考慮南北關系的角度出發,將接受特使吊唁團來韓。據千海成介紹,特使吊唁團由6名成員組成,其中還包括朝鮮勞動黨中央統戰部長金養健。他們將于21日下午乘專機直飛韓國,第二天返回朝鮮。
![]() ![]() |
- 2009-08-20韓國媒體披露金大中國葬程序和禮儀
- 2009-08-20金大中入殮儀式今日舉行 國會設置靈堂
- 2009-08-20韓國決定為前總統金大中舉行為期6天國葬
- 2009-08-19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病逝 可能舉行最高規格國葬
- 2009-08-19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病逝 胡錦濤致唁電 金正日對金大中逝世表示哀悼 稱其貢獻永世長存
- 2009-08-19金正日對金大中逝世表示哀悼 稱其貢獻永世長存
- 2009-08-19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病逝 胡錦濤致唁電
- 2009-08-18韓國說運載火箭發射計劃不受金大中去世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