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關鍵詞看中國經濟“一季報”
2025-04-28 16:43:3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4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打造一批新興支柱產業。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今年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工業機器人產量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伴隨著創新引擎動能澎湃,中國經濟十足的“向新力”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展現出日益強大的韌性和潛能,為世界注入寶貴的確定性。 春天的中國,生機勃發。高大矯健的“天工”,續航6小時的“行者二號”……21.0975公里的賽道上,來自高校院所、科研機構、企業的20支機器人隊伍角逐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人形機器人是新質生產力的高地,是技術交叉融合的“集大成者”。在我國強大創新能力、完備工業體系的支撐下,“站得住、走得穩、跑得快、用得好”的人形機器人,也正在產業新賽道上奮力奔跑。 今天,讓我們從“新”這個關鍵詞,深入解析中國經濟“一季報”。 科技新突破 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 “一眨眼的時間,超級閃存工作了10億次,相當于光在走了12厘米的時間里,幾千個電子已儲存完畢。”復旦大學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內,周鵬教授與青年研究員劉春森帶領團隊忙碌著。 近日,這個團隊研制出“破曉”皮秒閃存器件,擦寫速度達亞1納秒(400皮秒),是人類目前掌握的最快半導體電荷存儲器件。“我們構建了準二維高斯模型,成功從理論上預測了超注入現象,并據此研制皮秒閃存器件,并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工藝測試條件進行科學優化。”劉春森介紹。 自2015年起,周鵬、劉春森團隊就開始嘗試用二維材料研制閃存,提升其存取速度。10年后,他們給出了“破曉”這個超越“極限”的答案。 神州大地,大量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 為發展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技術,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積極尋找理想的正極材料。一次加熱實驗中,研究團隊無意間發現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有一種有趣的特性——它在受熱時會收縮,當溫度達到200多攝氏度時,材料內部的晶體結構就會恢復到最初的原始狀態。 “我們利用電化學和熱化學驅動力的相似性,提出用‘淺充電’的辦法來取代加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劉兆平介紹,“這樣就能把無序的晶體結構恢復,讓它又恢復到新電池的狀態。我們已與下游電池企業合作,推進該技術的規模化。” 今年一季度,在科技創新的有力推動下,我國人形機器人、無人機、X熒光光譜儀、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等標志性產品取得一系列突破,產業轉型升級內生動能不斷增強。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時隔17年迎來首次修訂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施行,鼓勵地方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組織以聯合資助模式投入資金;四川發布100個“雙向揭榜掛帥”項目,聚力突破關鍵技術;吉林緊扣產業需求,整合省內科研資源和力量,高效運行3個省級實驗室……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多措并舉,推動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 “科技成果持續涌現,并不斷加快轉化應用,經濟新動能不斷成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 產業新升級 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寶鋼股份東山基地熱軋1780產線上,火紅的板坯在加熱爐中經過精準控溫燒制后,依次通過高壓水除磷、立輥側壓、粗軋軋制等關鍵工序,粗軋軋機出口,紅外測溫儀實時捕捉溫度數據。 寶鋼股份數據AI(人工智能)部部長肖蘇說:“我們開發了熱軋溫度預測模型,相應硅鋼產品的溫度控制能力提升了29.37%。我們將利用大模型快速泛化的能力,把該模型快速部署到寶山基地同類熱軋產線上,期待能發揮更好的效果。” 我國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在新質生產力催動下,“世界工廠”展現新樣貌。紡織業加大新材料研發,用人工智能重塑生產;采礦業向全流程無人模式轉變,顯著提升作業安全性和效率;機械制造業積極優化生產工藝,推動數字化升級…… 創新,始終是產業抵御風險、增強“抗壓”能力的最大底氣。事實證明,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創新之路,就能在產業發展大潮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安徽合肥聯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在智能設備輔助下,一個個主板、零部件組裝成一臺臺嶄新的人工智能個人電腦。這是一座每年最多可生產4000萬臺個人電腦的“超級工廠”,已有3億臺個人電腦從這里銷往126個國家和地區。 “一方面,我們加快產線‘智造’升級,在40余項數字化技術支撐下,生產效率提升了18%。另一方面,我們加大產品迭代速度。”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智能制造與物流中心負責人齊岳介紹,“今年一季度,公司進出口額相較去年同期增長20%,出口額同比增長35%。”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卓越級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 黃浦江畔,上海模速空間,聚集著上百家大模型底層技術、應用研發、場景設計、算力支持等鏈上企業,這里流傳一句話,“上下樓就是上下游”。 在此入駐的無問芯穹智能科技公司專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研發,實現了國產大模型算法在多種國產芯片上的高效協同部署運行,增強了國內算力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我們要推動國產硬件與國產算法之間形成正向循環。”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夏立雪說。 今年以來,各類創新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開源社區等高能級研發平臺加快建立,助力產業鏈實現高度協同。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萬勁波認為:“打造高能級平臺耦合創新資源,能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樣品樣機到企業產品、市場商品的轉化。” 消費新業態 創新與市場雙向奔赴,更懂消費者、打開新需求 近日,湖北武漢楚河漢街OPPO旗艦店里,消費者李女士體驗新款手機的人工智能助手功能,“通過語音交互,就能使用國產大模型的深度思考功能。” 門店工作人員介紹,顧客購買新手機可享受最高500元的國家補貼,再加上手機的影像和人工智能創新功能,消費者購機熱情很高,“3天就賣了120臺新機。” 今年以來,在以舊換新等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推動下,電子產品消費需求有效提振,帶動整機生產和銷售明顯加快。前兩個月,5G手機出貨量4161.9萬部,同比增長7.6%,其中國產品牌出貨量占比85%。 “整機銷售熱潮帶動上游電子元器件產量小幅增長,一季度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同比增長6%、3.5%。”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說。 創新與市場雙向奔赴,擴大內需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中國經濟直面壓力、促進增長的戰略“倍增組合”。 前不久,家住江蘇南京的付先生選購了一臺全嵌入式冰箱,吸引他購買的是嵌入式設計和氮氣保鮮技術。 “國內冰箱保有量已超過5億臺,看似是‘紅海’。但我們選擇跳出傳統研發思路,借鑒遠洋科考的保鮮技術,首創氮氣保鮮技術,將2米高、半噸重的工業制氮設備縮小至2.5厘米厚、2千克重,還通過主動制氮,精確控制氮氣的注入量和濃度,營造低氧高氮環境,實現更好的保鮮效果。”生產商方太品牌總監張猛說。 中國制造不僅點燃國內消費者的熱情,也贏得全球市場的青睞。 客商如織的廣交會現場,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機、火爆海內外的機器狗、咖啡拉花技術一流的機械手……中國制造“圈粉”全球客商。有國外采購商感嘆:“中國制造的優勢不再是‘低成本’,而更多在于創新能力、技能密度、供應鏈成熟度及產業協同效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認為,我國制造業正處于創新轉型的關鍵期。以消費者價值為原點、以關鍵技術為支撐、以產業生態為載體的創新體系,不僅為行業和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更將有力推動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