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投資增長、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中國經濟砥礪前行
2025-04-26 20:42:0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我國各行各業展現出強大韌性,在能源、外貿、對外投資等方面保持強勁動力,砥礪前行。 今年,我國加快能源電力轉型步伐。從裝機看,截至3月底,風電光伏發電合計裝機達到14.8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規模。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 郝英杰:標志著電力系統從以煤為主轉向清潔主導的實質性突破。 一季度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409億美元 商務部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409億美元,同比增長6.2%。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41.8億美元,增長5.5%;新簽合同額586.7億美元,增長26%。 上海:同比增長近9% 洋山港外貿船舶繁忙依舊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深水港之一,上海洋山港在幾天前的寒潮大風過后,進出口岸的日均船舶數量已恢復到了往日的高位運行狀態。 洋山邊檢站執勤二隊一級警長 顧冉:4月10日至4月22日,邊檢機關查驗的國際航行船舶達到380艘次,受大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環比減少5%,較去年同期仍增加8.9%。 消費看成效 25日下午,商務部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消費品以舊換新拉升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1.6個百分點,有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270.5萬輛,12類家電以舊換新4746.6萬臺,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3661萬件,家裝廚衛“煥新”3712.3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420萬臺。政策實施以來,已有超1.2億人次享受到了真金白銀補貼優惠,帶動銷售額超7200億元。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 李剛: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一季度市場銷售增速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 一季度,限額以上通信器材、家電和音像器材、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9%、19.3%和18.1%;其中,3月份分別增長28.6%、35.1%和29.5%。 一季度,乘用車零售512.7萬輛,增長6%;其中3月份增長了14.4%,創下近10年來同期最高增速。 同時,手機市場消費結構優化,數碼產品購新補貼中,2000—6000元的中高端機型占比約76%。新能源汽車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零售242萬輛,增長36.4%,零售市場滲透率達47.2%。 據介紹,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年底,提前明確跨年度接續措施,確保消費品以舊換新滾動實施、不斷檔。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將乘勢而上、加力擴圍。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 李剛:抓住“五一”等假期重點節點,組織開展更多的以舊換新促消費活動,全力以赴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更大成效。 展會看人氣 面對日益嚴峻的外貿形勢,中國企業的底氣從何而來,對全球客商的吸引力又在哪里? 25日,第137屆廣交會二期線下展進入第三天,不少海外采購商都表示要加強和中國企業的合作,現場不斷簽下大單。 法國采購商 盧卡:我感覺太棒了,這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大的展會,這對我選產品太有利了。 巴西采購商 馬塞洛:未來幾年我們會增加采購量,因為我們正在大力投資一個新系列,所以對我們來說,中國是非常重要的采購來源國。 在廣交會現場,全球客商并沒有感受到中國企業因關稅沖擊帶來信心減弱。傳統制造企業選擇“品牌出海”戰略,從被動接單到主動輸出品牌和標準,以創新設計與技術突破為亮點,實現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的轉變,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升級。戶外家居館的展位上,參展商正在展示一款不久前剛剛斬獲國際大獎的遮陽傘。 參展商 陳植生:我們開展第一天上午整個團隊接待超過20撥客戶,其中有一半客戶是有意向成為我們品牌在當地的代理商,準備去開店。 在廣交會上,跨境電商成為眾多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關鍵渠道。 參展商 鄭壁奎:這幾年跨境電商發展比較迅猛,跨境電商這個方式,能夠很好去縮短我們跟客戶溝通的鏈條,讓客戶能夠更加直接看到我們中國有非常好的、 新奇特的產品。通過這樣的渠道,客戶也能快速做一些決策,能夠快速購買,每年我們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長。 湖北:簽約超644億 打造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 2025湖北文化旅游發展大會4月25日在武漢市召開。活動現場啟動了湖北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動,并簽約了總金額達644.31億元的26個文旅重大項目,涉及文旅融合、城旅融合、體旅融合、農旅融合、旅游綜合體等多個類別。 埃及藍天國際旅游集團董事長 穆娜:湖北有很多世界級的資源,我都很喜歡。比如說武當山、黃鶴樓、神農架,還有長江三峽。這些地方都是非常好,而且很美麗,也很有吸引力。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