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美國得梅因4月25日電 題:走訪關稅戰中的“美國糧倉”
中新社記者 王帆
位于美國中西部的艾奧瓦州是著名的農業大州,素有“美國糧倉”之稱。近日,記者走訪該州多個社區。從田間勞作的農民到校園里的學生,民眾普遍表達了一個共同愿望:盡快結束關稅戰。
在艾奧瓦首府得梅因市郊的格里菲恩農場,第五代經營者克雷格·格里菲恩(Craig Griffieon)挖出一顆剛剛種下的大豆種子說,他因為關稅感到難過,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大豆秋天收獲時還不知道要銷往哪里。
當地時間4月23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市郊的格里菲恩農場,第五代經營者克雷格·格里菲恩(Craig Griffieon)展示大豆種子。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我希望沒有關稅(戰)。”克雷格的妻子拉馮·格里菲恩(Lavon Griffieon)表示,美國現在對很多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包括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這是在制造混亂。良好的貿易關系一旦被破壞,可能需要十來年的時間去修復,“發生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好”。
格里菲恩農場以種植玉米和大豆為主,至今已世代經營了120余年。拉馮表示,聯邦政府的許多政策制定者缺乏對農業現狀的了解。種植成本已持續攀升多年,而關稅戰只會進一步推高各項生產成本,這種局面可能會損害美國農業的發展。
約十英里(約16公里)外的金伯利農場不久前也剛剛完成大豆播種作業。金伯利農場主之子、艾奧瓦州大豆協會市場開發總監格蘭特·金伯利(Grant Kimberley)說,“我們正在考慮今年玉米是否要比大豆多種一點”,但從現在到收獲季節,我們無法預測所有的事情。
格蘭特表示,“我們希望美國和中國最終能達成協議”,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這樣對兩國都有益。過去幾年,農民已經感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肥料、種子、除草劑、農用機械等支出都在上漲,“我們希望找到讓農民仍能盈利的方法”。
當地時間4月25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市郊的金伯利農場,多輛拖拉機停在谷倉附近。 中新社記者 王帆 攝
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2024年艾奧瓦州約40%的大豆產量用于出口,其中約40%的出口銷往中國。今年4月以來,隨著美國宣布一系列加征關稅措施并引發其貿易伙伴采取反制措施,艾奧瓦州的農業生產者、企業乃至學生普遍對關稅可能給當地經濟帶來的影響表示擔憂。
“我真的不喜歡關稅(戰)。”得梅因北波爾克中學學生麥迪·亞歷山大(Maddie Alexander)說,美中兩國的政治關系應該更加友好,以反映兩國人民的真摯友誼,讓經貿關系更好地發展。
美國前駐華大使、艾奧瓦州前州長特里·布蘭斯塔德(Terry Branstad)表示,美中兩國多年以來在農業領域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們需要這種友誼”。他相信雙方最終能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實現雙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