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深融 灣區共興
2025-04-26 15:11:50?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
央廣網珠海4月25日消息(記者羅世偉)站在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窗前俯瞰,十字門水道如玉帶蜿蜒入海,將澳門氹仔、橫琴金融島與珠海灣仔緊密相連,勾勒出一幅“兩江四岸”共生共融的灣區圖景。 往南望去,澳門單牌車穿過口岸,駛向橫琴的辦公樓宇與居民社區,20分鐘車程串聯起“雙城生活”。 在這片106平方公里的島嶼上,民生服務打底、產業協同發力、制度創新提速,琴澳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愈加清晰可見。 琴澳“兩江四岸”景觀(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從“一套房”到“一整套服務” 步入橫琴“澳門新街坊”小區,澳門居民熟悉的生活場景已在這里完整呈現。從居住、教育、醫療到政務辦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澳門實現了無縫銜接,宛如一座“微縮版澳門”。 作為橫琴首個面向澳門居民建設的綜合民生項目,“澳門新街坊”配套建設幼兒園、小學、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服務標準對標澳門。目前已有超過2000名澳門居民在此安家落戶。 2024年11月起,“澳門新街坊”衛生站由澳門衛生局投入運營,診療數據通過專線與澳門聯網,澳門居民可免費享受診療服務。“每天大概接待30多個保健門診,護理服務近50人次。這里的藥品也由澳門統一調配,經過廣東省藥監局審批,全程可追溯?!痹撔l生站澳門醫生黃子秉介紹。 政務銜接也在同步推進。在“澳門新街坊”附近的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身份證明、護照續簽、社會保障等近70項澳門常用政務服務均可在此一站式辦理?!皬陌拈T來橫琴生活的居民,不用來回兩地跑腿,辦事效率和生活便利性都提高了不少?!狈罩行墓ぷ魅藛T李可欣介紹。 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 同時,澳門教育體系也在“澳門新街坊”順利落地。幼兒園、小學課程完全采用澳門教材及學歷認證標準,中學也即將投用,為澳門家庭提供完整的教育配套服務。 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琴澳模式” 橫琴與澳門的深度融合不僅體現在民生,更在產業協同領域走出了一條特色道路。 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127家企業聚集于此,涵蓋中醫藥、生物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鞍拈T企業60家,占了差不多一半。”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園區采用“澳門注冊+橫琴生產”的創新模式,推動中醫藥產品走向葡語系國家市場。目前已有9家企業13款產品獲得莫桑比克植物藥注冊批文,3家企業11款產品完成巴西中成藥注冊備案。 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中藥創制“四化平臺”(央廣網記者 羅世偉 攝 ) 與此同時,位于園區內的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正推動中醫藥從“經驗醫學”向“數智醫療”轉型。中藥創制“四化平臺”、中醫橫琴大模型、零磁診斷設備等創新平臺均在此誕生。其中,中醫橫琴大模型融合逾1000億字符的中西醫藥知識庫與臨床數據,推動問診、處方到療效反饋的智能化應用。 目前,實驗室已完成45項科研項目,孵化首批15個產業化項目,其中4家企業在橫琴注冊落地。圍繞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國際化的重點方向,橫琴正在形成中醫藥科技轉化與全球化推廣的“新范式”。 制度創新“試驗場” 構建融合新格局 橫琴口岸“粵澳聯合一站式”查驗通道內,車輛排隊井然有序。在該模式下,粵澳五家查驗單位共用前端系統、共享采集信息、后臺同步分發,實現“一次采集、分別處置、聯合驗放”。 “旅客過關平均耗時縮短至100秒,車流通行效率提升40%。”橫琴邊檢站一級警長王皓向央廣網記者介紹,2025年以來,橫琴口岸日均車流量提升至8000輛次,其中澳門單牌車占比超過三分之二。越來越多澳門居民選擇在橫琴生活、就業、創業,真正實現了“一橋連兩地,生活零距離”。 制度創新正推動琴澳融合再上新臺階。2024年3月,橫琴正式實施“分線管理”:橫琴與澳門之間的“一線”,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橫琴與內地之間的“二線”,則強化稅收與監管,實現“放得開”也“管得住”。 橫琴海關監管二科科長張曦介紹,在貨物流通上,橫琴推行“免保稅+增值加工30%免稅出區”政策。企業從全球采購原料可免征關稅,完成加工后達到增值比例即可免稅進入內地市場,既保障貿易自由,又支持制造產業落地。截至目前,已有105家單位取得免稅主體資格,免保稅貨物進出口值約1.23億元,同比增長10.6倍。 在軟聯通方面,“琴澳旅游團”“一簽多行”等便利措施相繼落地,學童專用通道和多次往返旅客通道等服務細節持續優化,居民跨境生活日益便捷順暢。 從灘涂蕉林到現代都市,從邊陲島嶼到開放前沿,橫琴的故事不僅是空間格局的更新,更是體制機制的不斷深化。這里,正以創新為筆、融合為墨,繪出琴澳深融、灣區共興的新篇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