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長江云評 | 一滴水,何以協奏“江河萬古流”?

2025-04-26 15:11:30?作者:?來源:長江云新聞  責任編輯:吳靜   我來說兩句

江河萬里,澤被千秋;文明如潮,弦歌浩蕩。

長江,是詩、是歌、是畫。一部長江文化史,就是半部中華文明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泱泱大楚,何處可尋?支點偉業,何以湖北?“長江云評·何以長江”系列述評,首期推出《一滴水,何以協奏“江河萬古流”?》

4月25日,2025湖北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盛大啟幕,長江文明、荊楚文化迎來閃耀全球的高光時刻。

4月17日,隨州曾侯乙編鐘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千古之音響徹于云霄之上。

2025年央視春晚,武漢分會場“英雄城市,還看今朝”在長江之畔亮相,“鳳凰振翅”涅槃于千年名樓。

……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長江,印證了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熔鑄了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如何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讓我們穿越時空,探源長江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未來,從一滴水里,尋找答案。



從一滴水,追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一滴水,自雪山而來,由北而南,穿梭于羌藏滇黔峰巒之間;東折入川,匯納巴蜀眾江,挾活水沖決千山萬壑,自恩施州巴東縣奔騰入湖北,開始了長達1062公里的旅程,迎來“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萬千氣象。

壯美長江,如生命搖籃,藉豐厚沃土,涵千類生態,育萬種生物,哺育一代又一代的荊楚兒女,也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荊楚文明生生不息,使湖北成為長江文化的重要承載區。

最早的古人類,棲息于水源。走進湖北省博物館,“鄖縣人頭骨化石”的復原像靜靜矗立,它的眼神穿越百萬年時空,凝視著亞洲古人類演化發展的起源之謎。從距今約200萬年的建始人,到約百萬年的鄖縣人,再到約20萬年的長陽人、約10萬年的黃龍洞人、5萬至2萬年的漢陽人。在這些古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里,書寫著東方人類家園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人工馴化水稻,滋長于水田。神農氏在此遍嘗百草、播種五谷、搭架采藥、療民疾矢;屈家嶺先民篳路藍縷,用勤勞的雙手在荊山楚水間馴化種植水稻。實證長江流域是世界稻作文明發源地,稻作文明正是從長江流域向世界各地播遷的。

最早的浪漫主義文學體裁“楚辭”,起源于水畔。屈原千年遺風詠“橘頌”,李白黃鶴樓前訴衷情,伯牙高山流水覓知音,劉備三顧茅廬得摯友,陸羽相知相投論茶道……古往今來,長江地區的歷史人物各領風騷、揮斥方遒,留下一座座思想文化高峰,在詩書流傳中熔鑄風骨。

一滴水,行經千里、穿越千年。楚國八百年金聲玉振;云夢簡牘竹載春秋;文武赤壁交相輝映;武當仙山道法自然;位于長江中游的湖北石家河遺址,與上游的四川三星堆遺址、下游的浙江良渚遺址同為長江文明早期三大高地……一串串印記勾勒出長江文明的“時空之脈”,見證中國百萬年人類演進、萬年文化積淀、五千年文明歷程。

浩浩長江水,激蕩百萬年。不僅可見黃帝神農文化、楚國歷史文化、清江三國文化、秦漢巴土文化、名山古寺文化、江城三峽文化、長江武漢文化等,還可領略漢劇、楚劇、荊州花鼓戲、黃梅戲等地方戲曲,漢繡、天門糖塑、陽新布貼、潛江木雕等匠心工藝,令人思接千載、心生遐想。

文明如潮,浩蕩弦歌。浪漫奔放、兼收并蓄、絢麗多彩的荊楚文化,在萬年時空、千里江山之間不斷抽枝發芽、葳蕤生長。


從一滴水,譜寫長江文化時代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湖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要在加強文化資源保護和推動文化創新發展上擔當使命。系統推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加強長江文明溯源研究和傳播展示。

近年來,湖北以高度的歷史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加大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作為長江文化的重要代表,荊楚文化在“起源”中領跑,在“融合”中興盛,在“不息”中始新,一幅傳統與現代交融、保護與發展并重的文明新圖景,正在長江之濱徐徐展開。

——創新轉化激活歷史文脈。

走進云夢縣博物館,數字人導游“喜”,為前來打卡的游客介紹云夢出土秦漢簡牘,講述其中飽含的荊楚元素、長江基因、文明密碼。半個世紀以來,云夢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中華第一律——秦律,中國第一封家書——木牘家書,中華第一長文觚——鄭家湖木觚等國寶,見證著長江文明的源遠流長。目前,通過智能化修復和數字化解讀湖北保護完成的簡牘占全國出土飽水簡牘總量的80%。

沿著歷史大軸線,追古而溯至今,湖北以創新而鮮活的敘事視角,將在中華文明大熔爐之中歷經淬煉而光芒更顯、質地更韌、生命力更強的長江文明,向更多人娓娓道來。

——保護傳承講述長江故事。

攬山水之美,得人文之勝。湖北有不可移動文物36995處,登記備案博物館241家、文物藏品250萬件套,豐厚的家底延伸了長江文化的軸線,也為烹飪出文化大餐備齊了原材料。

炎帝故里尋根節已連續舉辦16年,升騰人們心中對人文始祖的敬意與追思,長江文化向心力愈加彰顯;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致力于遺址保護與展示相融合,使遺址公園和博物院“常看常新”;全息投影、沉浸式AR、地踩屏等多媒體技術手段,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龍灣、屈家嶺、紀南城、明楚王墓等一批批遺址旅游景區,讓文化遺存不斷融入當下生活……今天,我們仍然能夠共鳴千年前“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詩意,也將從一座座考古遺址公園里,看見歷史軸線是如何貫通文明的演進過程。

——數字科技賦能文化業態。

湖北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新業態,從曾侯乙編鐘的千年回響到數字文博的云端交響,從楚文化浪漫主義基因到現代文旅的沉浸式敘事,還有數字文博、動漫游戲、微短劇、VR大空間、人工智能大模型……沿著長江文化的脈絡,武漢光谷利用科技優勢,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打造了兩點十分、星威電競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化科技企業。在新時代的湖北里,創意與活力持續迸發,文化與科技“雙向奔赴”,探索出產業發展新路徑。

以時間為經,尋古探今,賡續長江文明;以空間為緯,塑形鑄魂,浸潤時代人心。今天的湖北,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索實踐,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場景,正在打造長江文化高地中書寫守本開新的嶄新篇章。


從一滴“水”,奏響新時代的江河共鳴


文脈千秋在,江河萬古流。長江文化的宏闊氣象,離不開千萬年的深厚積淀。而奔涌激蕩的長江水,始終流淌在當下,為生于斯、成于斯的荊楚文脈貢獻新智慧與發展動力。

——留住綠水,在文旅融合中遇見知音。

近年來,湖北以文化創新戰略擘畫藍圖,從戰略支點的高度重塑文化坐標,推進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萬億級支柱產業。圍繞五張文旅“金名片”:一幅美麗的畫、一本厚重的書、一首激昂的詩、一座豐饒的園、一架通達的橋,依托“四時皆景、無處不美”的自然稟賦與“文化大省”的歷史底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營造活水,在文藝精品中點亮時代。

根本固者,華實必茂;源流深者,光瀾必章。從歷史脈絡到現實啟示,從考古遺存的精微解析,到對文明演進規律的宏觀把握,萬里長江流淌的千古文明,在文藝精品中歷久彌新、生生不息。2025年“長江文化藝術季”將盛大啟幕,做好傳播,打造立得住、傳得開、叫得響的長江主題文藝精品。讓歷史文化現場真正“活起來”“動起來”,讓當代生活與歷史文脈同頻共振、雙向奔赴。

——奔流入海,在交流互鑒中吸睛世界。

近年來,湖北搶抓歷史機遇,高質量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謀劃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博物館,推動湖北省博物館創建“世界一流”博物館。一個個地標、一段段故事、一句句詩詞,向世界講述長江故事,揭示文明密碼。曾侯乙編鐘入選《世界記憶名錄》,來自2400年前的聲音響徹世界;2025“相約春天賞櫻花”知音湖北賞花游,向世界發出春的邀約;長江文明國際傳播中心在武漢揭牌……恢宏燦爛的長江文明,正加速向海奔流,也必將在世界大河文明的海洋里熠熠生輝。

一滴水足矣觀滄海。文化,在這里日積月累、推陳出新,文明在這里迭代遞嬗、蔚為大觀。新時代的湖北鑒古知今,與古為新,一幅展現文明新形態的“千里江山圖”正栩栩如生、輝映時代。

浩浩長江奔流不息,“一滴水”的故事仍在續寫。奮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萬里長江正奏響新時代的澎湃樂章!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影视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观看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婷婷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