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
2025-04-26 13:05:48?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作者:林娟芳(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開放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深刻啟示,也是中國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經驗。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積極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各國發展面臨重重壓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始終堅持以開放的胸襟擁抱世界,以堅定的步伐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深刻把握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對外開放將持續發揮強有力的牽引作用,推動中國與國際社會一道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實現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當今時代,人類已成為榮辱與共、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國家間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增長。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本質是構建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體系,是共同抵御嚴峻復雜風險挑戰的必勝法寶。2024年,中國進口總額為18萬億元,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中國已構建起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速推進,進博會、消博會等各類國際盛會歡迎世界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共享中國市場廣闊機遇。這種開放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通過“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良性互動,推動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的全球優化配置,不斷擴大各方利益匯合點實現共同發展。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分析,中國經濟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帶動與中國相關聯的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速提高約0.3個百分點,充分表明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推動“自轉”發展,也造福世界“公轉”。 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中國不僅是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理念的積極倡導者,更是堅定的行動派。通過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國對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產品全面給予零關稅待遇,建設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合作平臺,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和綠色發展支持。世界銀行研究報告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僅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就使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8%,推動全球收入增加0.7%~2.9%。中國提出的“擴大自主開放”與“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打破了傳統經濟全球化“中心—邊緣”的依附結構,推動形成更加均衡的全球發展格局。 負責任大國形象的生動體現。面對逆全球化浪潮,中國始終堅守和平、團結、合作的共同價值追求,真正踐行多邊主義,彰顯立己達人的負責任大國擔當。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倡導自由貿易、強調相互尊重,對外政策高度穩定,持續放寬外資準入,同各方合作基于互惠友好而非交易邏輯,釋放“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始終向世界敞開”的磁吸效應。同時,面對美國濫用關稅武器、推行“對等關稅”的單邊行徑,中國一方面依法采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堅定捍衛多邊貿易體制權威。這些舉措向世界傳遞出清晰信號:中國不僅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的維護者、貢獻者。 清醒認識美政府濫施關稅的危害 近年來,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幌子,將經貿規則作為“霸權工具”,肆意濫用關稅手段,甚至推出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制造巨大混亂和高度不確定性,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其危害已遠超經濟范疇,成為擾亂全球治理秩序的“毒瘤”。 損人害己加劇通脹風險。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邏輯混亂,違背基本經濟規律,不僅難以讓美國制造業再次繁榮,也無法實現貿易“逆差清零”,反而加大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相關研究認為,“對等關稅”及相關國家對美反制,可能拉低美國實際GDP增速1個百分點左右,美國失業率或將上升,通脹率也將上升。美方做法暴露了美國政府將政治私利凌駕于民眾福祉之上的短視,在美國國內也不得人心,不僅資本市場出現劇烈震蕩,華盛頓、紐約、舊金山等城市的民眾也走上街頭,抗議現政府加征關稅、大規模裁員等政策。 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經濟全球化潮流下,各個國家和地區發揮資源、技術、人力、服務稟賦,形成產業共同體。美國濫施“長臂管轄”,對貿易伙伴采取提高關稅等經貿限制措施,人為割裂市場聯系,使原有成熟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被人為切斷,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貿易規則被打破,各國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干擾,傷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人民福祉和經濟全球化。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8年以來的中美關稅戰導致中間品貿易成本上升12%,迫使跨國企業重構產業鏈。以汽車產業為例,美國新一輪關稅戰對歐盟尤其是德國汽車產業造成了猛烈沖擊,不僅給德國汽車制造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壓力,甚至威脅到整個產業的未來。美國濫用關稅這種逆市場規律的操作,推高全球工業生產成本,降低經濟效率,銷蝕貿易紅利,削弱包括本國企業在內的競爭優勢和競爭能力。 侵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根基。美國架空國際承諾,繞開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單邊行動,嚴重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破壞了二戰后形成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根基受損。世界貿易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全球貿易前景嚴重惡化,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預計將下降0.2%,降幅還可能擴大至1.5%;北美地區貨物貿易降幅尤為顯著,出口預計將下降12.6%。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表示,關稅政策持續的不確定性可能給世界尤其是最脆弱經濟體帶來嚴重負面影響。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也發文稱,美方的做法既傷害原本經濟脆弱的國家,也影響實施關稅的國家,還將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不確定性。 各國應共同維護國際經貿秩序 面對當前困局,各國唯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攜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在規則重塑中尋求最大公約數,在創新協同中開辟增長新藍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堅守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核心機制,既是穩定器,也是競技場。以多邊主義重塑經濟秩序是全球視角下的各國責任所在。世界各國應堅定國際社會對世貿組織的信心,共同推進其改革進程,增強爭端解決機制的高效性和公正性,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通過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增強全球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實現各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共同應對全球經濟面臨的新挑戰與新問題。 深化區域合作,構建多元互惠網絡。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在重塑全球經貿版圖,但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有違經濟規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啟動以來,已成為推動全球區域合作與經濟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未來將深化綠色、數字和創新領域合作,推動高質量互聯互通與包容性發展,通過多邊機制與全球治理改革,構建更均衡、可持續的全球發展新格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貿易創造效應、投資吸引效應以及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促進效應不斷顯現,深化了區域成員貿易投資合作,可作為多邊體系的補充。中國作為高質量實施RCEP的積極推動者,將加快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商簽形式多樣的多雙邊經貿協定,與各國建立更加緊密、互惠的經貿關系;加速推進RCEP升級談判,推動中日韓自貿區建設,與海灣國家商簽自貿協定,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金磚機制、上合組織等平臺,加強政策協調,提升集體議價能力,共同應對外部挑戰,實現互利共贏。 強化創新協同,培育增長新動能。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制造業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加速涌現。中國正不斷擴展合作范圍,借助新能源等產業的強大優勢,在世界范圍內整合資源、重塑價值鏈,推動形成貿易與投資新格局,為世界經濟注入新活力。 歷史反復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面對保護主義逆流,中國正在以更高水平開放紓發展之困、匯合作之力、聚創新之勢、謀共享之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我們堅信,只要國際社會用對話取代對抗,共同堅守多邊主義正道,就一定能沖破狂風暴雨的洗禮,迎來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光明未來。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26日 07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