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評|準入清單“瘦身” 推動市場主體活力澎湃
2025-04-24 18:05:30?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洪振威 我來說兩句 |
刪除8條全國性準入限制、刪除17條地方性措施、部分放開8條全國性措施,近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發布。 此次修訂取消了有關地方設立的船舶設計修造、酒類生產經營、權益類大宗商品交易等管理措施,實施全國統一的準入方式;推動各地放開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車輛租賃服務、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等管理措施,打通區域間市場壁壘。 我國是全球首個針對國內市場準入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主要經濟體。2018年,我國印發首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經過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訂,清單內的事項數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 數字減少背后,一大批行業準入限制得以放寬。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核心的要求是“非禁即入”,即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無論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大企業、中小企業,各類經營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這是廣大經營主體的熱切期盼。 一些領域壁壘破除后,企業投資的“心氣兒”上來了,尤其是民營企業的發展勁頭更足了。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參與鐵路、核電建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競爭性業務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 “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這需要“硬”政策激發經濟深層活力,更需要“軟”環境呵護活力的蓬勃生長。今年以來,相關部門首次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全面規范,對經營主體關注的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推出各項支持措施,高效務實地提供精準服務,實打實解決企業的“痛點”,打通經濟發展的“堵點”。 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延續了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隨著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清單事項持續縮減、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各類市場主體將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推動中國經濟活力澎湃。(央廣網評論員 邵藍潔)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