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圖書館遇見人工智能 2000冊圖書上架只需10分鐘
2025-04-24 17:19: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國家圖書館牽頭全國各級圖書館實施“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實現全國公共文化數字資源的互相聯通。 人工智能助力 公共文化服務智慧化再升級 這部《昌黎先生集》宋刻本,第十卷中描述了河神徒手劈開大山,保住一捧河水的壯觀景象。今年,中華古籍資源庫正式轉換為中華古籍智慧化服務平臺,點擊對應文白翻譯鍵,AI大模型提供古籍和白話文對照翻譯,看古籍像看白話書籍一樣簡單容易。AI技術還支持古籍簡體、繁體轉化,豎、橫版轉換閱讀,自動標點和AI深度檢索多種功能。 目前,這個平臺集合全國各省級圖書館4400多種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數據、1萬多種古籍資源,它也是“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國家圖書館建立的“全網知識內容集中倉儲系統聯盟鏈”,預期今年實現全國公共圖書館資源的數字化互聯互通。 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部主任兼信息技術部主任 謝強:聯盟鏈利用了區塊鏈技術,提升各個館之間資源共建共享共知的效率和準確率,這也是未來智慧圖書館建設過程中資源共享的一種方式。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魏崇:我們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包含3300多家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有5萬個左右的分館和服務點,還有3.35萬個像城市書房、百姓書屋在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在新的時代、新的技術條件下,國圖和全國圖書館發揮在知識、內容方面的優勢,構建時時、處處、人人可以參與的終身學習教育體系。 “AI+圖書館” 未來圖書館初見雛形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圖書館已經開始融入為讀者服務的各個環節。“AI+圖書館”有哪些新特點?AI圖書館員有哪些新功能?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每年采購新書約30萬冊,傳統模式下,新書需經過分類、編目、貼標等16道工序才能上架,人工日均處理量不足300冊,上架周期達3周。而采用“采編圖靈”系統,館內圖書上架前封面掃描、自動貼標等流程全部智能化。利用這套采編系統,館內最新的2000冊圖書只用了10分鐘就完成了原來需要20天的作業流程。 浙江圖書館之江館這套剛剛上新的智能還書分揀系統,前端還書機快速識別書籍信息完成圖書歸還,隨后圖書被傳輸到分揀車,按分揀規則搬運到指定格口。 浙江圖書館網絡與數字資源中心主任 梅影:一小時能夠處理1500冊的圖書歸還、分揀,分揀準確性從原來我們人工要求的95%以上,提升到機器能夠識別的99.8%以上。 基于視覺盤點技術和AI自動化管理,現在的圖書自帶定位。讀者張吉要找《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手機導航就帶他來到了書前面。 杭州市民 張吉:以前我要找這本書的話要十來分鐘,可視化之后,找書就像地圖導航一樣。 在湖南長沙市圖書館,可通過與AI館員語音對話,續借圖書無需預約、排隊和線上操作,自動跳轉辦理頁面,3秒完成。根據后臺借閱記錄,人工智能可以迅速了解讀者閱讀喜好,動態調配館藏書籍,實現閱讀書籍個性化推薦。 (總臺央視記者 于茜 魏星 孫金滿 王雨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