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的玫瑰治沙又致富(美麗中國·生態治理中的特色植物①)
2025-04-18 17:11:05?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雨文 我來說兩句 |
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改善水質……在生態治理領域,一些特色植物不僅具有實實在在的生態價值,還成為不少地方產業發展、群眾增收的助力。本版今起推出“美麗中國·生態治理中的特色植物”系列報道,讓我們走近這些特色植物,解碼人們是如何發現利用這些植物的多重功能,發揮其在生態治理中的作用。 ——編 者 4月15日,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阿熱勒鄉防沙治沙點,一株株帶著新芽的玫瑰苗被植入網格狀沙障。灰黃色的沙丘上,漸漸冒出整齊的綠色方陣,為這片廣袤沙海帶來盎然生機。 “人們印象中的玫瑰,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觀賞的,咱們這兒的玫瑰可是扎根沙梁的‘衛士’!”阿熱勒鄉萬方村村民買吐孫·依布拉衣木蹲在新栽的玫瑰苗旁,臉上洋溢著笑容。 買吐孫·依布拉衣木的話,道出了玫瑰在當地防沙治沙中的特殊作用。玫瑰嬌艷、裝點大漠,但更能憑借發達的根系固沙鎖土,阻擋風沙侵襲。 時間回溯至去年11月28日,同樣在于田縣,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空白區鎖邊任務最后種下的,是10萬株玫瑰。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系上“綠圍脖”,是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的新奇跡,而以玫瑰實現“合龍”的最后一步,飽含著無數治沙人的浪漫情懷。 于田沙漠玫瑰適應沙漠邊緣環境,根系發達,耐旱、耐鹽堿 “沙漠里竟能種玫瑰?”許多來到于田縣的游客,常會有這樣的疑問。 于田縣地處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長充足。這樣的環境,為特定品種玫瑰的生長營造出適宜的條件,當地種植玫瑰的歷史十分悠久。以前,當地人主要將玫瑰用于美化庭院,制作玫瑰花醬。 “我們本地人都知道,玫瑰是能固沙的。”買吐孫·依布拉衣木蹲下身子,扒開松軟的沙粒,展示玫瑰的須根,“你看,玫瑰根系可以深入沙層至少3米,‘抓’住的沙子能堆成小沙包。” 阿熱勒鄉黨委書記蔡顯富介紹:“于田縣種植的玫瑰主要是于田沙漠玫瑰。這是適應沙漠邊緣環境的特殊品種,耐旱、耐鹽堿能力出色,能在惡劣的沙漠邊緣生長。這種玫瑰根系發達,尤其是側根生枝發芽快,經過科學培育,一株玫瑰2到3年就能形成一個寬2米到3米的花壟,對于固定沙丘、防止水土流失有顯著作用。” 同時,于田沙漠玫瑰多呈叢生狀,植株密集,生長時,繁茂枝葉有效阻擋風沙、降低風速,減輕風沙對地表的侵蝕,根系還能固沙,對穩定沙丘、改善沙漠生態環境大有益處。 于田縣林業和草原局工作人員介紹,在于田風沙肆虐最為嚴重的前沿地帶,當地精心種植了玫瑰防風林帶。這些緊密排列的玫瑰植株,有效降低了風速,大大減少風沙對后方區域的侵蝕。 在沙漠地區,要把玫瑰種好并非易事 沙漠地區降水少,水源匱乏,大規模種植較為困難;此外,沙漠時常有風沙侵襲,強大的風沙可能會掩埋玫瑰植株,影響玫瑰生長,要把玫瑰種好并非易事。 蔡顯富記得,有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席卷了新栽種的玫瑰苗種植區,狂風裹挾著大量沙粒,短短幾個小時,就將近1/3的玫瑰幼苗完全掩埋。后續,被掩埋的玫瑰苗即便被工作人員及時挖出,不少也因根系受損嚴重,最終沒能存活。 為了種好玫瑰,于田縣相關部門與科研人員緊密合作,依據沙地分布狀況、風向規律及水文條件等,探索科學合理的規劃。 在沙地內部,根據地形及有限水源的分布情況,當地采用塊狀或帶狀兩種不同的種植形式。在地勢較平坦、水源相對充足區域,以塊狀形式種植玫瑰;在沙丘邊緣、沙脊線等位置,則采用帶狀種植。 同時,于田縣創新種植模式,采用“喬木+灌木”混合種植方法,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規劃大面積綠化帶。高大的喬木在風沙前沿形成防風屏障,有效降低風速,減少風沙對玫瑰的直接侵襲;灌木發達的根系與玫瑰根系交織,穩固沙土的同時改善土壤結構,為玫瑰生長營造更適宜的環境,顯著提升玫瑰的成活率。 通過這種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的種植方式,于田縣成功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沙漠生態防護體系。今年,阿熱勒鄉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鎖邊帶外圍規劃了大面積綠化帶,計劃新增玫瑰種植面積1.8萬畝。在這里,梭梭、紅柳、沙棗等茁壯挺立,成片玫瑰點綴其間,防沙治沙的生態效益得以彰顯。 沙漠里種玫瑰,帶動當地村民增收,大家參與防沙治沙動力更足 “去年光靠種玫瑰,我家收入就增加了6.3萬元。現在種玫瑰,政府還給補貼。”買吐孫·依布拉衣木說,這幾年,眼看著身邊的沙漠一點點變綠,全家一合計,就在沙漠承包了50畝沙地種玫瑰,“這樣既能增收,還能為家鄉防沙治沙出份力,很有成就感!” 如今,于田縣的玫瑰產業已突破單一種植的局限,產業格局更加多元立體。 清晨采摘的鮮花,在12小時內進入加工廠,蒸餾出的精油深受消費者青睞;玫瑰純露、玫瑰花茶、以玫瑰為原料的化妝品等30余種深加工產品暢銷全國;電商直播更讓相關產品的銷售額逐年增長。玫瑰走出沙漠,走向更廣闊的遠方。 玫瑰產業發展,為當地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加依鄉尤喀克加依村村民托胡提汗·如孜已成為于田瑰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熟練操作工,能在多個崗位工作,每月工資3500元,閑時還能照看家里的玫瑰花田。 近年來,于田沙漠玫瑰種植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全縣種植面積近8萬畝。2024年,于田縣玫瑰花產量超過1.2萬噸,畝均產值3975元,帶動4238戶村民增收。“沙漠里種玫瑰,老百姓嘗到了甜頭,大家參與防沙治沙的動力更足了。”于田縣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賈存鵬說。 在于田縣,玫瑰的價值,還不止于防沙治沙、致富增收。 走進鄉村,一條條鄉間小道旁,玫瑰簇擁綻放。村莊的公共空間也被精心布置,以玫瑰為主題的花壇、花境錯落有致,與民居相映成趣。在玫瑰產業發展過程中,于田縣將玫瑰元素巧妙嵌入鄉村景觀建設,當地鄉村變得越來越美。 依托玫瑰種植基地,于田縣開發了多個生態旅游景點,游客既能欣賞玫瑰花海,還能參與玫瑰采摘、產品制作等。賈存鵬介紹,今年,于田縣計劃在擴大玫瑰種植規模的同時,通過科技創新、產業融合,讓玫瑰產業成為當地群眾致富增收的幸福產業。 夕陽西下,忙碌了一天的買吐孫·依布拉衣木站在沙丘高處遠眺。以前栽下的玫瑰已連成一片綠色絲帶,“你看,沙子在玫瑰根下安家了。”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