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福建廈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2024-11-26 14:34:21?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全國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福建省廈門市近年來聚焦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推動城鄉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手段。2017年,廈門市全面推廣生活垃圾分類,逐步構建起從源頭到終端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鏈條處理模式。然而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業的蓬勃發展,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牛奶盒、快遞包裝膜這些廢塑料、廢玻璃等日益激增,由于回收利潤率低、再生工序復雜等原因,它們一直面臨回收難題,也被稱為“低值可回收物”。 2022年底,廈門市在生活垃圾“精細化分類”的基礎上,創新建設了全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讓這些居民們生活中不起眼的廢物有了新的去處,有的還被制作成塑料衣架、牛皮紙袋、環保袋等。同時,據測算,每分出一噸低值可回收物還可減少1.66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日前,廈門市集美區2023年回收低值可回收物累積的2450噸碳減排量,通過廈門市產權交易中心完成了交易,這也是我國首宗居民小區低值可回收物分類碳交易項目。 截至今年10月31日,廈門市已累計回收處理低值可回收物31263.3噸,助力減排二氧化碳5.19萬噸。目前,廈門市正在籌劃建設二期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 交通運輸是廈門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的另一重要領域,其中港口作為支撐廈門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前也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大戶。近年來廈門不斷加大港口綠色智慧轉型力度,在廈門港海潤碼頭,目之所及的港口橋吊、流動機械已基本實現全部電動化。碼頭每年因此可減少柴油消耗約27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400噸。 為統籌推進減污降碳工作,廈門市今年還在原有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構建了碳排放智能化管理云平臺,及時掌握能源流動和城市碳排放實況,并以市政府辦公廳的名義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實施方案(2024—2026年)》,制定相應的任務和項目清單。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