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文化中國行丨探尋綿延千年的生態智慧

2024-06-12 09:25:35?作者:?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翁晗   我來說兩句

中華民族向來尊重自然、熱愛自然,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孕育著豐富的生態文化。系列報道《文化中國行》,帶您探訪中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品味生態智慧的文化底蘊。

6月初,太湖流域的夏糧進入了收獲的季節。“蘇湖熟,天下足”,如今人們對江南的“魚米之鄉”耳熟能詳。鮮為人知的是,上千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水鄉澤國,并不適宜農耕勞作。讓廣袤灘涂變為千里沃野的,正是當地特有的水利灌溉工程——太湖溇港。這一條條從太湖向內陸延伸的人工河,就是溇港。“高為菜地、低為水田、塘中養魚”的精耕細作,造就了我國最富庶的糧倉和絲綢之鄉。

時至今日,生態循環的智慧仍在傳承發展。新一輪水稻播種前,農戶們在田邊抓緊補種苜蓿,這樣能更好地維持田里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平衡。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錢山下村農戶 羅浩威:我出生在農村,喜歡跟土地打交道,溇港工程是一個充滿古人智慧的工程,我們要從歷史中去學習它,在現實生活當中更要去發揚光大。

同樣在長江下游的江蘇興化,歷史上一度是黃河奪淮入海的“洪水走廊”。在這樣不利的環境下,當地百姓積極抵御洪災、開墾荒地,逐漸形成了撐著小船去種田的垛田農業模式。

罱泥是垛田獨有的農活兒,將富含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的河底淤泥取出來,作為生態肥料澆灌田地。如今,挖掘機開始代替人工罱泥,不僅能增加土地肥力,還能給河道清淤,改善水質。

千里之外的成都平原,此時水田如鏡,插秧繁忙。像這樣流淌著一泓清水的灌渠,在當地有大大小小3萬多條。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源頭,就是都江堰。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偉大水利工程,是根據岷江的洪澇規律和成都平原懸江的地勢特點,因勢利導修建而成。從此,四川盆地由旱澇無常變成了天府之國。

東流不盡秦時水,潤澤天府兩千年。如今,竹籠、干砌卵石等傳統堰工方式,經過與現代技術和材料結合,繼續造福百姓。新建成的都江堰渠首數字孿生系統,能夠實現水資源分配從源頭到田頭的“一鍵直達”。

在陜西秦巴山區,鳳堰梯田的風景和名字一樣富有詩意。層層疊疊的梯田、散落田間的房舍、忙碌插秧的人們,好似一幅山水田園詩畫。

鳳堰梯田是陜西秦巴山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梯田。“田、渠、塘、溪”組成的灌溉體系,以最簡易的工程設施、最少的維護保養、可持續的工程管理,實現了最有效的自流灌溉。

陜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水利局正高級工程師 李權兵:借用自然之力,用山地之勢,和我們所說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理念很契合。就像是樹狀毛細血管系統一樣,保證了梯田的灌溉水源供應。

融入自然之美的人類智慧,完美詮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置身中華文明的生態圖景中,眼前就是最美的中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先峰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伊人一道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色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