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尋味津門故里
2024-06-01 18:10:1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衛”。位于天津市區西北部的三岔河口,被認為是天津城市最早的發祥地。這里是子牙河、南運河與海河的交匯之處,自古漕運興盛、商賈云集,見證著天津衛的興起與繁榮。跟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天津市少年宮)學生張軒皓一起尋味津門故里,感受天津古今交融的文化之美。 從三岔河口沿河而下,不遠處的古文化街是天津最早的民俗、文化、商貿聚集地。街區內古建縱橫,非遺、老字號商家林立,是了解天津民俗風情的重要窗口,也被譽為天津的“城市名片”。 麻花是天津人的傳統小吃,代表著天津這座城市的飲食特色。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是“津門三絕”之一。1927年,掌柜劉老八在東樓十八街新開了一間麻花鋪,字號取義“桂子飄香、發憤圖強、吉祥如意”。近百年過去,老麻花不斷“開新花”,注入“新口味”。2014年,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麻花要經過嚴格的十幾道工序才能最終制作完成。在一轉一擰中,傳統手藝薪火相傳。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三大木版年畫之一,始于明代、興于漕運,在津門小鎮楊柳青鎮相傳400多年,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描繪了歷史上古鎮年畫制作火熱的盛景。楊柳青年畫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 策劃:秦大軍、邵香云 記者:許健 攝像:郝杰、胡震澤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社天津分社 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天津市少年宮) 聯合出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