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點亮“閩南紅” 在這座千年古城里見人、見物、見生活
2024-05-10 08:58:4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雨文 我來說兩句 |
福建的漳州古城,這里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歷經1000多年的歷史,漳州古城在保護修繕的過程中實現了傳承歷史、延續生活的動態保全,還獲得了國家住建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漳州古城地處九龍江西溪北岸,自唐代以來即為州、郡、路、府之治所,古城保護面積約53公頃。走進古城,可以在建筑的外立面和柱子上隨處可見的紅色磚塊就是古城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煙炙磚,煙炙磚的“一抹紅”就是最基礎的色調。 為了突出“修舊如舊”“建新如舊”,古城專門成立了專家組和古建舊料采購工作組。因為這種紅磚經過煙炙火烤,留下特殊的斜縱紋路,所以又叫煙炙磚。制坯、紋理、窯位和釉面是燒制過程中最難的四個地方,煙炙磚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古城外觀的整體修繕成果。 福建省文博專家庫專家 楊麗華:它的紋理并不是那種很堅硬的,有的黑,有的淡,是屬于那種很自然煙燒過去、熏過去的紋理。經過了反復試驗,才制造出了跟它比較相近的新磚。 為了找到顏色純正又美觀的煙炙磚,專家組跑了40多家磚窯廠,歷經4個批次、5個月時間的試驗,最終在漳州龍海的一家古窯場才獲得滿意的產品。即便如此,一個窯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區位能燒制出優等品質的煙炙磚。 閩南紅磚瓦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康信財:我們都是保留傳統制作工藝,最重要的一道是燒窯,小火從70℃燒到400℃要35天,400℃到600℃要耗費5天時間,這是中火。后面的大火從600℃加熱到1000℃需要10天耗時,像我這種窯,一窯就要燒50天。 除了煙炙磚,專家團隊把心血傾注到古城修繕的每一個細節中,力求完美地呈現古城的風貌。經過近10年200多個大小項目的保護修繕,騎樓式店面、中西合璧式建筑、閩南風格民居等三大類古民居建筑較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在這里真正地融為了一體。 漳州古城居民 柳峰:它本來就是古城,把建筑風格與非遺文化結合起來,我覺得是很好的保護,也是給后人的歷史文化傳承。 古建筑猶如城市的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座城的歷史原脈和人文底蘊。國家級非遺項目木偶戲表演正熱鬧上演,演員們的巧手操縱著木偶,演繹出一段段精彩紛呈的故事。目前共有60余家非遺、老手藝特色文化業態在古城落地,這些傳統技藝,既是活文化,也是漳州古城的亮眼名片。 漳州凌波景區古城運營管理負責人 李丹:在古城未來發展中,我們也會更加注重對這些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我們也會去積極探索實踐這些活動的新途徑、新方法。 漳州古城是一座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活態古城,如今,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還居住著近兩萬名居民,他們仍然生活在傳統的民居中,閑暇時會坐在家門口泡上一壺閩茶、聊聊家常,他們見證著這里的變化,也讓這座古城更加生動鮮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