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文化中國行 | 悠悠平江路 文脈貫古今

2024-04-27 16:48:12?作者:?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唐代寶歷元年(公元825年),白居易出任蘇州刺史。任上一首《正月三日閑行》,寫盡江南風韻。

千年歲月所沉淀的江南文脈,綿延不絕、貫通古今。谷雨時節,迎著淅淅小雨,記者踏進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徜徉街區,城市肌理記錄歲月悠長;尋常巷陌,傳統現代實現交相輝映。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一條平江路,半座姑蘇城。

蘇州城,曾以平江府命名。時間流淌,從春秋伍子胥建闔閭大城至今,蘇州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當地人說,來到平江路,才能最直觀感受到這座城市沒有斷流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在這里,菉葭巷東端的通利橋在水波之上橫臥了千百年,潘世恩故居的書卷氣韻彰顯狀元宅第的往昔輝煌,耦園里有沈秉成與嚴永華的雅趣生活,丁香巷里的彷徨是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的背影……

2023年7月6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考察,詳細聽取蘇州古城保護及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利用情況匯報,步行察看古街風貌,觀看蘇繡制作,體驗年畫印刷。總書記殷切囑托,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里傳承好。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漫步平江路。在南入口處,一處碑亭展示著宋代摹繪平江府即古時蘇州城的《平江圖》。《平江圖》清晰描繪了古蘇州的平面輪廓和街巷布局,其中“水陸并行、河街相鄰”之格局,跨越約800年延續至今,幾無二致。不少街巷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歲月流轉,時移世易,平江路的格局、格調始終不變、風華依舊,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70多歲的蘇州市資深城市規劃工作者阮湧三娓娓道來:從歷史角度來說,蘇州古城沒有經過地震等自然災害,唐代以后逐漸成為經濟、文化中心,有識之士在保護和培育古城的人文氣質上有著廣泛共識。2002年,蘇州市啟動平江路風貌保護與環境整治工程,采取“修舊如舊,保存其真”的修繕方式,較好地保存了街區歷史風貌。特別是2012年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成立,2018年《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施行,古城保護轉向更深入、更細致的階段。2020年起,“古城細胞解剖工程”在姑蘇區實施,54個街坊、14.2平方公里內的房屋、古井、古樹、橋梁等每一個“細胞”,在這項工程中得到全面、深入的“體檢”,為整體保護與更新提供科學依據。

文化遺產保護與百姓現代生活怎樣兼顧?鈕家巷社區位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0.37平方公里范圍內,生活著1500多戶古城原住民,保存著潘世恩宅、董氏義莊等一大批歷史遺存。作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地道“姑蘇人”,張英纓見證并參與推動了一系列古城保護工作——從“一塊匾”(古建老宅保護修繕工程)、“一只桶”(古城居民甩掉了馬桶),到“一根線”(古城架空線整治工程)、“一口井”(古井老井保護)……如今,居民們既是文化遺存保護的主人,又是人居和諧的受益者。

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歷史文化街區,既要護住物、留住人,也要涵養好魂。一架繡繃、一縷絲線、一枚鋼針,在平江路一家小店,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埋首錦緞之上,巧手翻飛。在這里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與盧建英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對話。總書記親切詢問:“這樣一個作品,要花費多長時間?”盧建英說:“有的要一年。”繡娘精工細作的匠心,仿佛凝固了時光,也繡出了這座城市氣質。總書記十分感慨:“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通過這個蘇繡就可以看出來。像這樣的功夫,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一街看盡煌煌千年,盡顯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民族精神,在歲月輪轉中積淀、塑造、彰顯。就像平江路上的青石板,這塊是宋代的,那塊是明清的,還有新中國成立后修葺的。托舉華夏大地的文明根脈,不正是這般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

“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駐足橋邊,昆曲《牡丹亭》的唱詞隔河傳來,600多歲的昆曲就這樣柔聲融入人們的日常。拐進街巷深處,“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現代吳語歌曲《聲聲慢》韻味悠長,百轉千回。這里的空間仿佛是跳躍的、交織的:網紅店從老宅中開出來,咖啡店的店招是古色古香的,最古老的非遺和最潮流的飾品擺在同一櫥窗,評彈聲與吉他聲遙相呼應,煙火氣與文藝范相得益彰——平江路就像蘇州的“雙面繡”,既傳統又現代,既古老又年輕。

一個5000多年的文明走向現代化,必然是淵源有自、匠心獨運,必然需要當代中國人汲古潤今、守正開新。在平江路,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歷史感與未來感的反差與張力、共生與融合,正在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使這里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生動現場。“住在這里很有福氣,古色古香,到處都是古跡、到處都是名勝、到處都是文化。‘百步之內,必有芳草’,這句話可以用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的話,是最好寫照。

不知不覺間,行至平江路北,風息雨停,暮色四合,櫓聲欸乃,月掛半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抬眼望,與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詩中意蘊仍然是一致的,甚至于他詩文中散發出來的氣息,也還飄忽在平江路上。

步出老街,回首再看,悠悠江南,在巷中,在心尖。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 在线看不卡日韩AV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