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 正文

做共同致富的有心人(人物故事·聚焦鄉村創業)

2021-06-21 12:08:43?作者:?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周冬   我來說兩句

陳柏年,1992年出生,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石洞鎮東灣村返鄉創業大學生。返鄉創業7年來,主要加工、銷售當地特色小麥面粉和面條等系列產品。

經過多年努力,陳柏年經營的蘭州鄉韻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已被認證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截至目前,合作社有社員103人,帶動原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每年分紅1500元,并帶動周邊150戶農戶年均收入達5萬元。

核心閱讀

甘肅皋蘭縣的“90后”陳柏年,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抓住當地小麥品種的優勢,進行規模種植,并借此加工、銷售面粉、面條等特色產品。他走過彎路,積極求變,不斷拓展市場,最終和周邊農戶一道,蹚出了一條農產品深加工的致富路。

■創業心得

首先,創業切勿盲目沖動,不要以為返鄉創業門檻很低,要綜合考慮資金、物流和市場等因素,提前做好商業計劃;其次,農業生產周期長,不可急于獲取短期收益,也別貪大求快,貿然擴大規模,要在研究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盯準市場前景好的優質農產品,做精做細品牌;第三,創業風險較大,上游風險難把控,在與客戶打交道時,切莫口頭約定,多用書面協議。

——陳柏年

芒種過后,陳柏年心里有了底:麥子長勢好,如果天公作美,雨水盛些,準能大豐收。自己的合作社加工面粉和面條,麥子是根本,也是103名社員和數百戶農民的指望。

陳柏年是個“90后”,家住甘肅省皋蘭縣石洞鎮東灣村。返鄉創業7年,他從種植當地特色小麥,到加工、銷售面粉及面條等系列產品,年銷售額600萬元左右,帶動周邊150戶群眾年均收入達5萬元。

試 水

“我沒賺啥錢,但村民收成不錯”

大學畢業前,陳柏年就打定主意,返鄉創業。

“你個學生娃,會種莊稼?”父親說完,再沒開腔。

“你爸說得對,回來能干些啥?”母親也不贊成。

“依托現有合作社,做大做強面粉和面條產業?!标惏啬暾f,想提高農業附加值,就要升級農產品,走品牌化路線。

“想法倒是好。”母親瞅了一眼父親?!皶鈿?,3年之后見分曉。”父親起身出了屋,陳柏年懸著的心落下。

3年后,陳柏年卻感覺,自己沒臉見父親。

“是這么回事兒?!标惏啬暾f,接手合作社后,他想流轉土地,大規模種植當地一種特色小麥,“返鄉創業,我就是瞅準了它的前景?!标惏啬暾f,這種小麥在種植過程中不用化肥和農藥,純天然無公害,“而且,麥粒內含有多種營養成分?!?/p>

在皋蘭縣,這種特色小麥種植歷史悠久。“它耐旱性、抗病性強,很適宜在當地種植。缺點是產量不高,即使是大豐收,畝產也過不了200斤。產量低收益不高,農戶漸漸沒了種植意愿?!标惏啬暾f。

“麥子的品質決定面粉和面條的品質?!标惏啬暾f,他們收購麥子,得走街串巷四處找,量難保證,質又參差。所以他決定,流轉土地,自己種植?!耙鬓D我的土地,當然樂意?!睎|灣村村民王春莉說,流轉費用每畝450元,還能在自家地里“上班”掙工資,“農忙去干活,每天掙150元,不用操啥心。”

雄心勃勃的陳柏年,流轉了80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特色小麥?!叭罕娛杖胗斜U?,我的麥子也有了質和量。”陳柏年信心滿滿。一番努力下來,“我沒賺啥錢,但村民收成不錯。”

后來,面對高額貸款,陳柏年慌了神,“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每天一睜眼,腦海中就一件事,貸款利息該咋還。”陳柏年說,返鄉創業的困難,遠遠超出了自己當初的預期,“想打退堂鼓,但無路可退,攤子鋪得這么大,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干?!?/p>

轉 變

“原來不被看好的特色小麥,如今又成香餑餑”

“開始想不通?!标惏啬暾f,頭兩年天旱,產量自然低。這第三年風調雨順,結果收成還是不理想。他一個人來到麥地,順著田埂沿溝梁轉悠??粗?00多畝土地,被田埂地界切割得七零八落,陳柏年想清楚了癥結所在。

“成本太高,管控沒跟上?!标惏啬暾f,當時鄉親們不同意推平連成片,怕合同到期找不到地界,這就導致沒法規模化機械作業。這樣一來,勢必增加用工人數,人數越多成本就越高?!霸僖粋€,管理比較粗放?!标惏啬暾f,有的人精耕細作不惜力,也有些人不太愿出力?!暗谌齻€原因,產品太單一?!彼?,看似擴大了規模,實際上也增加了支出。

“下定決心,改變種植模式?!绷鬓D合同到期后,陳柏年沒再續簽。“說讓我們種植當地特色小麥,他收購?!蓖醮豪蛘f,起初很多人不愿意,“因為掙流轉費和工錢,不操心嘛!”陳柏年給大家算了筆賬,種好這種小麥,他高于市場價收購??谡f無憑,簽協議兜底,總算讓大家動了心。“我既想調動大家的種植積極性,也要培養他們的種植意愿。”陳柏年說。來年秋收,小麥有了保障,他的生產成本也大幅下降,“合作社這才慢慢走上正軌。”

好事多磨,特色小麥的致富路并不好走。剛解決了原料問題,加工的難題又擺在了眼前。“設備落后,車間簡陋,還是家庭作坊。”陳柏年說,可這麥子嬌氣,三伏天太熱,面會餳過頭;三九天太冷,面又餳不好?!袄錈岫疾怀??!背蛑簧蠒r代的生產車間,陳柏年咬咬牙,“貸款幾百萬元,建現代化車間。”

如今,隔著落地玻璃,工人在新車間里埋頭加工以這種小麥面粉為原料的面條,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提高。

“原來不被看好的特色小麥,如今又成香餑餑?!蓖醮豪蛘f,每畝地至少增收500元。“合作社走上正軌,吸納群眾就業,社員每年還能分紅?!标惏啬暾f,縣里也在推廣種植,并在推進灌溉工程建設,要讓特色小麥產業走得更遠。

開 拓

“每年銷售10多萬箱,供不應求”

創業這些年,蘭州的大街小巷,陳柏年幾乎跑遍了?!白疃嗟臅r候,一天跑3趟蘭州。”陳柏年說,起初送貨、卸貨、碼貨都是自己一個人干,“既是司機又是裝卸工,還是推銷員。2015年一年,車就開了10萬公里?!?/p>

“跑市場很辛苦,但兜兜轉轉,始終都在熟人圈和老客戶打交道?!标惏啬暾f,當地市場本來就小,特色小麥價格又偏高,產量多了往哪里賣?外銷成了必然的選擇。

幾年前,陳柏年到深圳購買生產設備。去的時候,他帶了自家生產的特色小麥面條?!昂芎喴椎募埓b,里頭兩塊面餅?!标惏啬暾f,“按照當時的想法,只要面夠好,包裝無所謂。結果經銷商婉拒了,再三勸人家品嘗下,才送出去幾包?!标惏啬暾f,沒想到,這幾包面條,讓他峰回路轉。回到蘭州,陳柏年接到了商家電話,“你這面看著普通,但口感挺好?!?/p>

陳柏年趕去深圳,“人家帶我去參觀,真是大開眼界。”陳柏年說,從設計到定位,從怎么打動消費者,到如何提高附加值,都刷新了自己的認知?;貋砗螅查_始琢磨,找專家請教、去外面取經。經過一番改良,陳柏年注冊了商標,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制作的多款新包裝面條,不僅顏值吸睛,而且各具特色。“就是針對不同消費者,分眾化銷售。近幾年,每年銷售10多萬箱,供不應求?!?/p>

銷路打開,市場認可,陳柏年的合作社有了底氣和實力幫助更多人。“有些老鄉有糧卻賣不上價,還有些人務工門路少?!标惏啬暾f,合作社和有意愿種植的農戶簽訂合同,兜底收購,并吸納一部分人到車間務工。

蔡河村村民楊香花丈夫常年患病,一家生計全靠她。到合作社上班后,她做起了打掃衛生等后勤工作,每月工資2600元,“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拿工資,還能照顧家人?!?/p>

“想要真致富,先得可持續?!标惏啬暾f,合作社的目標是,既要推動特色小麥種植,盤活撂荒地,又要讓一些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轉移到二、三產業中,做大蛋糕,實現良性循環?!盀榇耍献魃绾炗喎N植基地3500畝,并建成6000平方米集面粉、面條、麥片、胡麻油于一體的生產園區。”他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拓展市場,已在不少城市建立了銷售網點?!按蛲ㄉ舷掠?,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我要和鄉親們一起,做共同致富的有心人?!?/p>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午夜性色福利剧场 | 特黄少妇60分钟在线观看播放 | 亚欧一线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在线视频国产网址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