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5日電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外媒高度關注。 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中國政府周五承諾經濟增長將穩健復蘇,設定了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目標,表明中國已準備好要努力讓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強勁增長。 這一承諾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個積極信號。它表明北京愿意拿出資金保持經濟繁榮。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宣布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為6%以上,盡管這一目標相對溫和,但仍然表明在過去一年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后,中國仍持樂觀態度。 中國經濟相對較快地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并在去年實現了2.3%的經濟增速,成為2020年唯一經濟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今年的增長目標定為6%以上,反映出北京在成功遏制新冠疫情后的信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開幕會上的講話中贊揚中國在“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實現復蘇。 路透社評論稱,此前外界揣測中國今年可能不設經濟增長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底限是6%,這一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目標,凸顯中國今年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將著力穩定經濟大盤。 紐約梅隆銀行投資管理公司主權債務分析師阿寧達·米特拉認為,中國的增長目標相對溫和,這使政府能夠更好地強調增長的質量,而不是增長的數量。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 中國強調提升經濟質量的同時,科技創新是重中之重。外媒也關注到報告顯示,在未來五年內,中國每年的研發支出都將以7%以上的速度增長。 路透社文章稱,政府工作報告在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科技創新方面著墨頗多,并力爭以 “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報告稱,2021年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這凸顯了中國推動科技領域發展的承諾。 在“十四五”規劃中,中國強調了以下關鍵技術領域:下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前沿領域。 中國政府還表示,將支持外資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并呼吁中國在國內建立國際科學技術相關組織。 另據美國CNBC網站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五表示,中國將在未來五年增加研發支出,以推動在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報道稱,今年的兩會標志著中國第十四個五年發展規劃的開始。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未來五年中國的科技創新愿景:“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研發支出增長10.3%,至2.44萬億元人民幣,占GDP的2.4%。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