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代表委員表示,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代表委員表示,要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脫貧攻堅成果來之不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各項工作要抓緊抓實。”河北省靈壽縣南營鄉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代表說,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加強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產業、就業、教育、醫療等長效幫扶機制,讓脫貧成效更可持續。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抓住關鍵環節。”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陳曉華委員建議,將脫貧攻堅中形成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工作機制、精準施策等工作方法,運用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來,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脫貧不脫政策,摘帽不摘責任。陳春芳代表認為,5年過渡期內要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不搞“急剎車”,并逐項分類優化調整,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要抓緊出臺各項政策完善優化的具體實施辦法,確保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投入保障的有效銜接不可或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要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投入保障。”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局長趙靜代表認為,繼續統籌安排一定幫扶資金,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繼續選送優秀干部到發展基礎薄弱村當好發展帶頭人。近年來,福建稅務部門累計下派駐村稅務干部142人,投入扶貧資金1.77億元。 讓脫貧基礎更穩固,離不開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脫貧地區的產業要長期培育和支持,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為農民增收提供持久動能。”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黨支部書記劉家奇代表說,乘著好政策東風,睦和村變成四季花果飄香的生態旅游村。下一步要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促進農業、旅游、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久久為功做大做強鄉村產業。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代表委員認為,“十四五”時期,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扎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迫切需要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弱項,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改平委員說,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讓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共享發展成果,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掉隊、趕上來。 “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近年來海西州持續開展‘高原美麗鄉村’城鄉一體化示范點及基礎設施建設,在村容村貌整治、村莊道路硬化等方面逐步補上短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州長孟海代表介紹。 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擴大農村需求大有可為。”劉家奇代表說,如今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善了,農民腰包鼓了,不少家庭都買了小汽車,網購成了新時尚,外出旅游的也越來越多。張改平委員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會釋放巨大的農村消費和投資需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支撐。 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陳曉華委員表示,有效化解各類風險,要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各地各部門要立足自身抓好農業生產,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代表委員認為,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一定能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陳曉華委員表示,各地各部門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科學制定規劃,打造美麗鄉村。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鄉村振興規劃一定要尊重農民意愿,多聽取農民意見,穩扎穩打,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鄉村振興,產業要旺。在湖北省荊門市客店鎮南莊村,滿目青翠、飛湍瀑流,村里依托好風景,建設生態有機種植園、農耕體驗園等,每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村民吃上了“旅游飯”。“我們要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加大支持力度,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湖北省荊門市市長孫兵代表說。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陳曉華委員說,通過落實好返鄉、下鄉創新創業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城里的人才到農村去,同時要著力整合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農村人才培養培訓,加大鄉土人才培養。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劉家奇代表建議,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05日 10 版)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