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大氣污染治理 頂層設計日臻完善
2019-09-17 15:26:11??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李雅蘭 李雅蘭 |
央視網消息:北京只是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一個縮影,生態環境部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就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在經濟持續增長、能源消費量持續增加的情況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下降幅度都在30%以上。 今年89歲的曲格平是第一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回憶起50多年的環境治理工作,大氣污染治理是讓他最頭疼的一項。 第一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曲格平:那時候可不是PM2.5,是PM10,北京經常處在500、800微克/立方米,很多城市都在1000微克/立方米以上。我成天被大氣污染壓得喘不過氣來,成天為這個事情跑。 在曲格平看來,大氣污染治理難就難在治理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難就難在環保意識的薄弱。 第一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曲格平:70年代初就提,但是認識跟不上,像現在這種重視程度,采取的這些措施,50年了我從來沒遇到過。 近六年來,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度體系不斷完善,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成為針對環境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2018年,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全國人大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頂層制度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特別是在違法處罰力度方面有了大幅度加嚴,比如說原來都是以這種罰款為主,現在的話有查封扣押、有行政拘留,甚至有行刑銜接,違法的成本大幅增加。 在法律框架之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領域。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較2013年大幅增長的同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48%、39%、32%。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大偉:改善背景是在我們煤炭消費總量依然維持在高位,同時工業化、城鎮化依然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實現的,這樣一個背景的話,從全世界來看是絕無僅有的。 |
相關閱讀:
- [ 07-31]部分城市大氣污染不降反升 生態環境部發預警提醒
- [ 07-13]生態環境部通報6月環保舉報情況:大氣污染舉報較多
- [ 06-14]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滯后 生態環境部約談保定等6市政府
- [ 06-13]浙江將全面執行國家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 [ 05-30]河北將實施第六階段國家輕型汽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