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于江西省于都縣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內景(6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任滋 攝 1931年11月,在閩贛交界的小城瑞金,葉坪謝家祠堂中,60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召開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向世界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年僅“10歲”的中國共產黨開啟領導和管理國家政權的偉大預演。 而這個紅色新政權與國統區最大的區別,就是這里的人民挺直了腰桿做主人! “紅軍來了,肚子能吃飽。”這是談起當年蘇區的記憶時,瑞金市云石山鄉豐垅村92歲的梁文河常說的話。在他的記憶里,紅軍來之前,農民辛辛苦苦收獲的糧食要給地主交八成,吃不飽、穿不暖,日子過得很苦。紅軍來了,“打土豪、分田地”,不但不用給地主交租,生活困難也有紅軍幫忙解決。 “有了對比,共產黨領導的蘇區讓百姓們堅信,跟著共產黨、跟著紅軍,就能不受欺壓、就有好日子過。”贛州市委黨史辦主任胡日旺說,“因此在蘇區淪陷后,千萬人爭當紅軍跟著黨走,就是大家認定了跟共產黨走是對的,要繼續斗爭,把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再奪取回來,并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紅軍出發長征后,時任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裁判部部長的江善忠在山上打游擊,在終被敵包圍后,他用鮮血在襯衫上寫下“死到陰間不反水,保護共產黨萬萬年”的遺言,跳崖犧牲。 即便身處茫茫黑夜之中,也相信共產黨能帶領大家走向光明。 正是因為寄托了無數人的希望并且受到了發自內心的擁護,黨領導的長征注定就是一次尋路之旅。它的最終勝利,是找到了正確道路和正確理論后的歷史必然。然而,這種尋找,從來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答案,需要付出巨大的犧牲,要以永不言棄的奮斗者姿態前行。 再走長征路,源頭探尋者絡繹不絕。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的介紹穿越時空:“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經過長征,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一步步成為領導整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民族脊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